[發明專利]一種VPN的處理方法和PE設備以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8899.5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83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莊順萬;徐海軍;李振斌;車佳;王海波;陳雙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5/02 | 分類號: | H04L45/02;H04L45/50;H04L45/745;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vpn 處理 方法 pe 設備 以及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VPN的處理方法和PE設備以及系統,用于實現PE設備發送VPN數據報文時路由方向的控制。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VPN的處理方法,包括:第一PE設備接收第一CE設備發布的第一IP路由,以及接收第二CE設備發布的第二IP路由,第一IP路由和第二IP路由攜帶的IP地址前綴相同;第一PE設備根據第一IP路由獲得第一VPN路由,且根據第二IP路由獲得第二VPN路由,第一VPN路由攜帶第一Sub RD和用于標識第一Sub RD的第一標簽,第二VPN路由攜帶第二Sub RD和用于標識第二Sub RD的第二標簽;第一PE設備將第一VPN路由發布給第二PE設備,且將第二VPN路由發布給第二PE設備。
本申請是于2015年12月31日提交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CN 201511032503.8、發明名稱為“一種VPN的處理方法和PE設備以及系統”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申請號為CN201511032503.8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虛擬專用網(英文全稱:VirtualPrivate Network,英文簡稱:VPN)的處理方法和提供商邊緣(英文全稱:Provider Edge,英文簡稱:PE)設備以及系統。
背景技術
邊界網關協議(英文全稱:Border Gateway Protocol,英文簡稱:BGP)是一種用于自治系統(英文全稱:Autonomous System,英文簡稱:AS)之間的動態路由協議。早期發布的三個版本分別是BGP-1(以編號排定的文件(英文全稱:Request For Comments,英文簡稱:RFC)1105)、BGP-2(RFC1163)和BGP-3(RFC1267),主要用于交換AS之間的可達路由信息,構建AS域間的傳播路徑,防止路由環路的產生,并在AS級別應用一些路由策略。當前使用的版本是BGP-4(RFC4271)。
BGP作為事實上的互聯網外部路由協議標準,被廣泛應用于因特網服務提供商(英文全稱: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英文簡稱:ISP)之間。傳統的BGP-4只能管理互聯網協議第四版(英文全稱: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英文簡稱:IPv4)的單播路由信息,對于使用其它網絡層協議(例如互聯網協議第六版(英文全稱: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英文簡稱:IPv6)、組播等)的應用就受到一定限制。為了提供對多種網絡層協議的支持,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英文全稱: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英文簡稱:IETF)對BGP-4進行了擴展,形成BGP多協議擴展(英文全稱:Multiprotocol Extensionsfo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英文簡稱:MP-BGP),目前的MP-BGP標準是BGP-4的多協議擴展(英文名稱:Multiprotocol Extensions for BGP-4),即RFC4760。
為保證內部邊界網關協議(英文全稱:In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英文簡稱:IBGP)對等體之間的連通性,需要在IBGP對等體之間建立全網狀(英文名稱:Full-mesh)關系。假設在一個AS內部有n臺路由器,那么應該建立的IBGP連接數就為n(n-1)/2,n為自然數。當IBGP對等體數目很多時,對網絡資源和中央處理器(英文全稱:CentralProcessing Unit,英文簡稱:CPU)資源的消耗都很大,利用路由反射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一個AS內,其中一臺路由器作為路由反射器(英文全稱:Route Reflector,英文簡稱:RR),其它路由器作為客戶機(英文名稱:Client)。客戶機與路由反射器之間建立IBGP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88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