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車門后視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7704.5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2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山下剛民;多田真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制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06 | 分類號: | B60R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麗娜;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車門 后視鏡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用車門后視鏡,能夠提高構成車輛用車門后視鏡的鏡殼的一部分的殼主體用的模具的加工性,提高殼主體的成型性,縮短殼主體的成型時間,抑制殼主體的大型化,實現殼主體的剛性提升。在端壁(24)的基板部(24a)上一體地設置有:有底筒狀的第一筒狀部(31),其形成向罩側開口的第一凹部(29)并且從基板部(24a)向后視鏡側及罩側突出;以及有底筒狀的第二筒狀部(32),其形成與第一凹部(29)交替排列并且向后視鏡側開口的第二凹部,并且從基板部(24a)向后視鏡側及罩側突出,交替排列的第一筒狀部及第二筒狀部的周壁形成為,這些周壁中的交替排列的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之間的壁部在第一筒狀部和第二筒狀部中共用且連成一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用車門后視鏡,其中,鏡殼具有:樹脂制的殼主體,其形成有后視鏡容納凹部,該后視鏡容納凹部的與開口端相反的一側的端部通過具有平板狀的基板部的端壁而封閉;以及至少一個罩,其從所述后視鏡容納凹部的開口端的相反側覆蓋該殼主體,該鏡殼配設在車輛的前部側門,與所述基板部對置的后視鏡容納在所述后視鏡容納凹部中。
背景技術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這樣的車輛用車門后視鏡,在該車輛用車門后視鏡中,為了提高樹脂制的殼主體的剛性來抑制鏡殼和后視鏡的振動,而在所述殼主體具有的與后視鏡對置的端壁一體地突出設置有呈格子狀相連的肋,所述肋向后視鏡的相反側突出。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122685號公報
但是,在所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結構中,寬度較窄的肋使突出長度較大地從殼主體的端壁突出,產生如下(1)~(3)那樣的問題。(1)導致鏡殼進而車門后視鏡自身大型化。(2)必須在用于對殼主體進行成型的模具上制作用于形成肋的細槽,模具加工變得困難,殼主體的成型性降低。(3)在殼主體的成型時,到樹脂浸透到模具的槽內需要時間,殼主體的成型時間變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所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用車門后視鏡,能夠提高用于對殼主體進行成型的模具的加工性從而提高殼主體的成型性,縮短殼主體的成型時間,抑制殼主體的大型化,而且能夠實現殼主體的剛性提升。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用車門后視鏡,其中,鏡殼具有:樹脂制的殼主體,其形成有后視鏡容納凹部,該后視鏡容納凹部的與開口端相反的一側的端部通過具有平板狀的基板部的端壁而被封閉;以及至少一個罩,其從所述后視鏡容納凹部的開口端的相反側覆蓋該殼主體,所述鏡殼配設于車輛的前部側門,與所述基板部對置的后視鏡容納在所述后視鏡容納凹部中,其第一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壁的所述基板上一體地設置有:有底筒狀的第一筒狀部,其形成向所述罩側開口的第一凹部并且從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后視鏡側及所述罩側突出;以及有底筒狀的第二筒狀部,其形成與所述第一凹部交替排列并且向所述后視鏡側開口的第二凹部,而且從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后視鏡側及所述罩側突出,交替排列的所述第一筒狀部及所述第二筒狀部的周壁形成為,這些周壁中的交替排列的所述第一凹部與所述第二凹部之間的壁部在所述第一筒狀部和所述第二筒狀部中共用且連成一體。
另外,本發明在第一特征的結構的基礎上,第二特征在于,調整所述后視鏡的上下及左右方向的角度的后視鏡角度調整單元安裝在所述端壁上,所述第一筒狀部和所述第二筒狀部以交替相連地配置于所述后視鏡角度調整單元的周圍的方式一體地設置在所述基板部上。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制鎖有限公司,未經本田制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77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