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早期痛風腎損害的生物標志物、試劑盒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5842.X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8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紅;朱仁杰;羅恒;胡艷艷;陳堅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市中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C12N15/11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310007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早期 痛風 損害 生物 標志 試劑盒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早期痛風腎損害的生物標志物、試劑盒及應用。本發明通過收集提取痛風各期患者尿液中外泌體源性microRNA,采用microRNA測序法檢測microRNA表達譜,并將痛風性腎臟疾病尿液microRNA譜和正常人、高尿酸血癥、痛風各期患者進行對照,分析其與臨床指標的關系,提取一組對痛風性腎病具有特異表達的尿液microRNA,并采用逆轉錄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進行定量檢測和進一步驗證,該研究為臨床早期診斷痛風性腎病提供了新的分子標志物,并為進一步研究microRNA在痛風性腎病中的作用機制,以及以microRNA作為痛風性腎病的治療靶點奠定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早期痛風腎損害的生物標志物、試劑盒及應用。
背景技術
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組慢性代謝性疾病。痛風的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癥和結締組織特別是軟骨及滑膜的 尿酸鹽晶體沉積,其中痛風性腎病是一種由高尿酸血癥導致腎臟內尿酸鹽晶體沉積,引起腎間質炎癥反應,腎小管阻塞及腎 單位喪失的腎臟疾病。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發展提高,痛風性腎病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為0.34%-2.84%,臨床上 5%-15%高尿酸血癥患者發展為痛風。而沿海地區,因為飲食等因素,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還要更高一些。由于目前高 尿酸血癥的干預率低,痛風缺乏規范性治療,大約有1/3痛風病人在患痛風10年左右可出現腎臟病變。據歐洲透析移植協會 報道,痛風發展成終末期腎衰患者有0.6-1.0%。痛風性腎病患者常伴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或高甘油三酯血癥,會導 致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損害。痛風性腎病如能在腎損害較早期進行診斷,將會對保護腎功能的臨床治療提供早期預警,對改 善或終止痛風性腎病的腎臟病變發展將有重要意義。目前對于痛風性腎病西醫無相關針對性治療,在早期多以降低血尿酸水 平為主。若能明確早期痛風性腎損害患者中藥干預的治療效果,可以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途徑。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早期痛風腎損害的生物標志物、試劑盒及應用。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早期痛風腎損害的生物標志物,所述生物標志物包括以下至少一種的MicroRNA:
一種上述生物標志物在診斷早期痛風腎損害病中的應用。
進一步的,樣本來源為尿液。
一種用于診斷早期痛風腎損害的試劑盒,包括上述的生物標志物。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MicroRNA在早期痛風腎損害預警中的應用中,以尿液外泌體為樣本檢測對象,篩選出MicroRNA中的19個作 為早期痛風腎損害預警的生物標志物,通過檢測19個MicroRNA的變化,作為痛風腎損害的診斷依據,診斷結果準確有效, 樣本收集簡單、無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樣本A1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2是本發明樣本A2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3是本發明樣本A4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4是本發明樣本A5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5是本發明樣本A6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6是本發明樣本B2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7是本發明樣本B3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8是本發明樣本B4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圖9是本發明樣本B5測序文庫質控結果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市中醫院,未經杭州市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584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