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5449.0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0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雨;劉勇;魏新生;陳遠方;周楨;李海波;郭變茹;田貴捷;王文;盧家鑫;郭傳林;張萌;楊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3/00 | 分類號: | F25D13/00;F25D17/06;F25D21/04;F25D23/02;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杜雪麗;韓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冷庫 調節 式雙道風幕 | ||
1.一種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環風源,包括設置在冷庫穿堂的風箱和設置在所述風箱內的循環風機,所述循環風機具有第一出風口和第一回風口;
回風系統,所述回風系統的回風部位于回籠間內,且回風系統的另一端口與所述第一回風口相連通;以及
送風系統,具有均與所述第一出風口相連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出風部均位于回籠間內,且第一管路的出風部設置在所述回籠間與冷庫之間的內庫門處,第二管路的出風部設置在冷庫的外庫門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風系統包括
一對回風管,連通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口上,且每個所述回風管具有進風部;
多個第二回風口,間隔開設在每個回風管的進風部上;以及
多個回風量調節組件,分別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二回風口處;
其中,兩個回風管前后對稱設置在所述回籠間的前后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風量調節組件包括
安裝框,具有呈U形結構的固定件、呈U形結構的限位件,以及將所述固定件、限位件連接在一起的傾斜連接件,固定件和限位件的安裝方向一致且限位件的高度高于固定件的高度;
風量調節件,滑動設置在防脫件與所述回風管外壁圍成的限位滑槽內,所述風量調節件的一端從所述限位滑槽的出口端滑出而另一端具有豎向限位邊;及
防脫件,設置在限位件的出口端,對所述豎向限位邊進行限位,防止風量調節件從限位滑槽內脫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系統還包括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管路通斷的第一調節閥和控制所述第一管路通斷的第二調節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至少一個豎向設置的第一風管,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至少一個豎向設置的第二風管,所述第一風管的出風部和第二風管的出風部均具有多個豎向開設的第二出風口,每個所述第二出風口處均設置有送風調節組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調節組件包括
一對風向調節板,豎直對稱鉸接在所述第二出風口左右口沿處;
一對固定件,水平對稱設置在第二出風口的上下口沿處;
兩對導向槽,兩對所述導向槽開設在兩個所述固定件上,每個所述風向調節板的上下兩端在其中一對導向槽內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風向調節板的上下兩端部對稱設置有一對導向件,兩所述導向件在其中一對導向槽內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導向槽均為弧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式雙道風幕,還包括溫度監控組件,所述溫度監控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回籠間的第一溫度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冷庫內的第二溫度檢測單元,以及設置在外庫門外側的第三溫度檢測單元,所述第一溫度檢測單元、第二溫度檢測單元和第三溫度檢測單元將檢測到的信號傳輸至控制系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冷庫的調節式雙道風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庫門啟閉監控組件,所述庫門啟閉監控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外庫門處的第一到位開關和設置在所述內庫門處的第二到位開關,所述第一到位開關和第二到位開關將檢測到的信號傳遞給所述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循環風機的工作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544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