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條面胚上下掃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4948.8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5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國;李志亞;高穎;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宿州國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C9/04 | 分類號: | A21C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條 上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條面胚上下掃粉方法,包括輸送裝置,安裝在輸送裝置上方的掃粉機構I,位于輸送裝置輸出端的掃粉機構II,油條面坯在輸送裝置的帶動下進入掃粉機構I掃除油條面坯上表面多余的面粉;油條面坯繼續輸送至掃粉機構II,掃粉機構II位于油條面胚的下方,利用掃粉機構II轉動的線速度大于油條面坯的輸送速度,將油條面坯下面的面粉掃掉,同時掉到其下面的接粉盤里回收。本發明結構簡單,上下毛刷與油條面坯直接接觸,油條面坯上的面粉掃除效果滿足油炸要求,不破壞油條面坯的形狀外形,面帶運行穩定性好;為油條坯刷水這一下道工序創造了良好條件,解決了油條炸制時的分離問題,同時直接回收面粉,減少了中間污染環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條面胚上下掃粉方法,屬于食品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加工的油條面胚,在油炸中會出現一根油條的兩個骨架分離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發現,其80%的原因是由于油條胚的制作過程中,在面條胚的表面撒了多余的面粉導致的。
在現有技術中,機加工面食品的加工過程中,當遇到面胚較軟、粘的狀態時,都會對面胚的表面撒粉,通過撒粉保證面胚不黏結在輸送帶或其他設備部件上,撒粉后繼續其他工序的加工,如對撒粉的量有控制要求時,會采用掃粉裝置進行掃粉。
由于油條胚在加工過程中必須上下兩面都撒粉,而面胚上下兩面加粉的量是很難控制的,如何處理油條胚兩面達到要求厚度后掃除過多面粉,以保證油條有效黏貼而不會產生骨架分離的問題是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油條面胚上下掃粉方法,用于解決在油炸中一根油條的兩個骨架分離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一種油條面胚上下掃粉方法,包括輸送裝置,安裝在輸送裝置上方的掃粉機構I,位于輸送裝置輸出端的掃粉機構II,油條面坯在輸送裝置的帶動下進入掃粉機構I掃除油條面坯上表面多余的面粉;油條面坯繼續輸送至掃粉機構II,掃粉機構II位于油條面胚的下方,利用掃粉機構II轉動的線速度大于油條面坯的輸送速度,將油條面坯下面的面粉掃掉,同時掉到其下面的接粉盤里回收。
進一步的,所述掃粉機構I包括若干安裝在掃粉軸I上的同向螺旋毛刷組構成的螺旋毛刷輥,連接掃粉軸I一端的掃粉電機I,安裝在掃粉軸I另一端的漏板,面坯上面粉由螺旋毛刷掃至漏板端,被其下面的接粉盤回收。
進一步的,所述掃粉機構II包括傳動輪I、傳動輪II、傳動帶或鏈、下毛刷輥,傳動輪I安裝在輸送裝置的從動輥上,傳動輪II安裝在下毛刷輥軸上,通過傳動帶或鏈與傳動輪I連接,傳動輪II的直徑小于傳動輪I,形成下毛刷輥與輸送裝置輸送速度的差,使下毛刷輥的線速度遠大于輸送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掃粉機構II后級設置輸送裝置II,輸送裝置II的輸送面位于輸送裝置輸送面下方。
更進一步的,所述從動輥軸與下毛刷輥軸通過軸承座安裝。
進一步的,所述掃粉機構II包括下毛刷輥和與下毛刷輥軸連接的掃粉電機II,下毛刷輥的線速度遠大于輸送速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上下毛刷與油條面坯直接接觸,油條面坯上的面粉掃除效果滿足油炸要求,不破壞油條面坯的形狀外形,面帶運行穩定性好;為油條坯刷水這一下道工序創造了良好條件,解決了油條炸制時的分離問題,同時直接回收面粉,減少了中間污染環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子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宿州國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宿州國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49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噴霧干燥器新型噴嘴
- 下一篇:一種非接觸式智能卡繞線碰焊生產工藝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