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3669.X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90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成;孫春領;王新洲;李彤彤;張立陽;鄭記栓;萬宗坦;韓振國;孫衛強;徐霞;李寧;周志霞;張勝龍;劉遠聲;魏京利;王新紅;李玄濤;樊路遙 | 申請(專利權)人: | 濮陽泓天威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張瑞剛 |
| 地址: | 457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污水 去除 反應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按照處理順序依次包括包括格柵系統、進水系統、加藥系統、一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出水系統、排泥系統,格柵系統,用于污水處理的第一道工序,去除可能堵塞氨氮去除反應器中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并保證后續氨氮去除反應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進水系統,包括進水的水泵機組以及進水的管道閥門。該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通過將設備進行集成化設計,可以減少場地使用面積,提高污水的氨氮處理效率,設置雙重的反應池以及沉淀池,能夠大幅縮短污水的停留處理時間,從而提升該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的氨氮凈化效率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及工業的加速發展,水環境問題成為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也愈發嚴格。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廠響應國家號召,將排放標準由原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提升為一級A標準或者更高標準。但原有的處理工藝單元很多都無法滿足提標要求。因此,為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更高的排放標準,很多污水處理工藝、設備等均需要進行重新設計或者優化改進。
氨氮是我國水質監測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水質指標,也是影響我國水質安全的重要問題。氨氮主要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的形式存在。與COD 一樣,氨氮也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惡化水質。另一方面,水體中的藻類以氨氮作為營養物質,過量的氨氮,很多情況下也伴有大量的磷,會致使藻類瘋速增長,影響生態環境。
現有技術中,目前的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在運行時,污水停留處理時間過長,氨氮脫除性能有待提高,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應器,按照處理順序依次包括包括格柵系統、進水系統、加藥系統、一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出水系統、排泥系統;
格柵系統,用于污水處理的第一道工序,去除可能堵塞氨氮去除反應器中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并保證后續氨氮去除反應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
進水系統,包括進水的水泵機組以及進水的管道閥門,水泵機組以采用低功耗、大流量的單相潛水泵,穩定平衡一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中的水流量;
加藥系統,用于向一級反應池以及二級反應池中添加去氨氮的處理藥劑,使得可以高效快速的去除污水中的氨氮成份,并配置有統計藥物投放量的流量計,確保反應后的水質合格;
一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用于將待處理的污水與加藥系統投放的處理藥劑進行接觸反應;
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用于污水在經過一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處理之后,以生化處理為主,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氨磷類化合物轉移到污泥中并通過污泥沉淀排出,進行氨氮的降解;
出水系統,包括出水的水泵機組以及出水的管道閥門,水泵機組以采用低功耗、大流量的單相潛水泵,穩定平衡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中的水流量;
排泥系統,用于將附著有水中的有機物,氨磷類化合物的污泥從氨氮去除反應器中進行排出。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格柵系統是由一組或多組相平行的金屬柵條和框架組成,傾斜安裝在進水的渠道里,或進水泵站集水井的進口處,以攔截污水中粗大的懸浮物及雜質,在污水處理中格柵系統選用回轉式格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濮陽泓天威藥業有限公司,未經濮陽泓天威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36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