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理與生化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3584.1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7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榮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異平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5/0205;A61B5/318;A61B5/145;A61B5/01;A61B5/0531;A61B5/369;A61B5/389;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廈門創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廖吉保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三重***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理 生化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生理與生化監測裝置,包含有監測本體及可替換式組件,其中該監測本體內設置用以感測生理感測訊號的生理傳感器,而該可替換式組件能夠結合于該監測本體表面上,因此能夠朝動物體肌膚上的任一點進行微侵入感測后,則能夠于同一點位置上依據不同的感測微針取得不同的分析物濃度,并再經過訊號轉換以取得生化感測訊號,因此本發明能夠同時量測多種生理與生化訊號,來取得身體的動態訊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理生化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理與生化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各類科技的突破與量化,對于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越是深遠,以穿戴式裝置來講,以能夠達到移動紀錄和心律狀態,其功效是為了運動量紀錄、社群互動、心跳紀錄及睡眠紀錄等等。
以前述的穿戴裝置來講,通常限制于純生理訊號的量測,但是若是要量測純生化訊號(例如血氧濃度、尿酸濃度或是乳酸濃度),則會需要使用其他額外的裝置來分開量測,以動物體來講,身上有許多訊號可能是互為因果的,若是不能夠長時間同時記錄生理及生化訊號,將會對于動物體狀況的判斷產生誤差。
以運動員或者飛行員、或者加護病房的病患來講,掌握連續身體狀態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現有技術中不具有能夠同時進行量測生理訊號及生化訊號的設備或裝置,使得通常無法更準確的控制飲食內容與時機、投藥內容與時機、訓練內容與時機,因此若能夠同時量測多種生理與生化訊號,將能夠經過感測訊號融合取得身體的動態訊息,提供各種健康,運動訓練,復健、預防、治療等處方的實時調整,以及個人化的調整。
傳統的穿戴裝置由于無法實時取得個人化生理與生化的信息,故無法據此進行大數據與深度學習的運算,也就無法達到醫療級的確效處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生理與生化監測裝置,其能測量心電圖、血壓、血氧的生理數據之外,也能夠測量體表溫度、血糖數值、乳酸、尿酸、膽固醇、酒精、服用藥物濃度的生化數據,使得能同時測量多種生理與生化訊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生理與生化監測裝置,包含:
監測本體,用以結合于動物體肌膚上,該監測本體表面上設有第一連接端,而該監測本體包括:
供電單元,用以提供該監測本體運作所需的電源,另外該監測本體表面上設有開口;
中控單元,與該供電單元及該第一連接端電性連接,用以控制該監測本體的運作與傳輸資料;
生理傳感器,與該供電單元及該中控單元電性連接,而該生理傳感器用以監測動物體的生理感測訊號,并能夠將所監測的生理感測訊號傳送給該中控單元;
生化傳感器,與該供電單元、該中控單元及該第一連接端電性連接,而該生化傳感器用以監測動物體的生化訊號,其中該生化傳感器包括:
偵測單元,用以偵測取得生化濃度變化值;
處理單元,用以將該偵測的生化濃度變化值轉換為生化感測訊號,并能夠將該生化感測訊號傳送給該中控單元;
可替換式組件,結合于該監測本體表面上,而該可替換式組件上具有開孔,其中該可替換式組件包含:
數個感測微針組,該感測微針組上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感測微針,而每一感測微針上結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阻汗元件,且該感測微針組內的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感測微針的尖端能夠向內聚集;
第二連接端,與該第一連接端電性連接,用以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感測微針朝動物體肌膚上的任一點進行微侵入感測后,該生化傳感器的偵測單元透過與該第二連接端的連接,能夠于同一點位置上依據不同的感測微針取得不同的生化濃度變化值;該可替換式組件結合于該監測本體上后,該監測本體能夠同時監控生理感測訊號及生化感測訊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異平臺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異平臺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35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