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3279.2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90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勝;熊坤;黎雄;徐淇瑋;鄭宇;徐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9/065 | 分類號: | B66F9/065;B66F9/12;B66F9/075;B66F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 11330 | 代理人: | 張筱寧;宋海斌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人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機器人。該機器人,包括:底盤;平臺組件,包括可沿第一方向相對移動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方向為平行于底盤的方向;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基板和支撐件,支撐件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基板,支撐件的第二端用于在爬升模式下支撐在目標物體的上表面;升降組件,一端與底盤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基座連接,且升降組件可沿第二方向伸縮,第二方向為垂直于底盤的方向;升降組件處于爬升模式的收縮狀態下,底盤遠離第二基座的一側、位于第二基座與支撐件的第二端之間。本申請實施例升降組件與平臺組件相互配合能夠實現機器人的爬升動作,有利于機器人能夠將目標物體堆疊得更高,便于擴展目標物體堆疊高度,有利于提高場地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申請涉及一種機器人。
背景技術
在倉庫、碼頭和建筑工地等貨場,需要對貨物或貨箱進行有序堆放,以提高場地利用效率。
現有技術通常依靠叉車等人工駕駛的搬運設備實現貨物或貨箱的運送和堆放,但是搬運設備本身不具備爬升功能,貨物或貨箱的堆疊高度受限于搬運設備的高度或叉架的行程,導致場地利用效率難以提高。
發明內容
本申請針對現有方式的缺點,提出一種機器人,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貨場內的貨物或貨箱堆疊高度受限、或場地利用效率難以提高的技術問題。
第一個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機器人,包括:
底盤;
平臺組件,包括可沿第一方向相對移動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方向為平行于底盤的方向;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基板和支撐件,支撐件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基板,支撐件的第二端用于在爬升模式下支撐在目標物體的上表面;
升降組件,一端與底盤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基座連接,且升降組件可沿第二方向伸縮,第二方向為垂直于底盤的方向;升降組件處于爬升模式的收縮狀態下,底盤遠離第二基座的一側、位于第二基座與支撐件的第二端之間。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包括:升降組件與平臺組件相互配合能夠實現機器人的爬升動作,有利于機器人能夠將目標物體堆疊得更高,可以極大地擴展貨場目標物體堆疊高度的上限,有利于提高場地的空間利用效率。此外,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機器人結構較為簡單可靠、且易于同時具備運送目標物體、堆疊目標物體和爬升的功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較為寬廣的適用范圍。
具體地,升降組件可沿第二方向伸展,抬升支撐件的第二端至不低于距目標物體的上表面的設計高度,平臺組件可驅動第一基座沿第一方向移動至目標物體的上方,升降組件再沿第二方向收縮,使得支撐件的第二端抵接于目標物體的上表面,并抬升底盤的下表面至不低于設計高度,平臺組件再驅動第二基座帶動底盤沿第一方向移動至箱體的上方,完成爬升動作。
本申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申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中第一剪叉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中底盤和第一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中第二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中第一基座、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中第二剪叉和推送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器人的運送目標物體狀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32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