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納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2713.5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12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南;郝武昌;劉振國;王大林;盧睿涵;焦凱;吳高鵬;田發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宏星電子漿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振國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B22F1/00;B82Y4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天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粒子 合成 方法 | ||
一種銀納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將銀鹽和分散劑溶解在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利用氨水調節pH,在攪拌狀態下將還原劑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一定溫度下反應一定時間,最后得到銀納米粒子溶液,通過離心機離心將銀納米粒子分離出來,并用去離子水、無水乙醇清洗幾次,干燥得產品。本方法合成的納米銀粒徑在70~90nm左右,分散性良好。本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對設備要求低,為水相反應,無有害物生成,綠色環保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主要涉及到一種銀納米粒子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具有優良的導熱、導電、延展性,因而在工業上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納米銀作為納米材料家族中的一員,除上述特性外,還表現出優異的光學、電子、磁和熱等特性,在電子工業、光催化、傳感器、抗菌醫藥、表面增強拉曼檢測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潛能。
目前國內外普遍合成納米銀粉的方法包括電離輻射還原法、電化學還原法、液相化學還原法、光化學還原法、真空蒸鍍、激光氣相法、激光燒蝕法等。液相還原法是將銀鹽中的銀離子還原成銀原子,從而制備出納米銀粒子。該法具有操作簡單、設備成本低、生產成本低、粒徑相對分布比較集中等諸多優點,是較有實用價值的生產方法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新的銀納米粒子綠色合成方案,通過綠色無毒無污染的合成方式合成一種粒徑較小的銀納米粒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銀納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銀鹽和分散劑溶解在去離子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A,銀鹽濃度為0.3~0.4mmol/L,分散劑與銀鹽摩爾比為38~45:1;將H2O2配置成還原劑溶液B,其中H2O2濃度為45~60mmol/L;
步驟2、利用氨水調節混合溶液A的pH至9.5~10.5,形成溶液C;
步驟3、將溶液C在攪拌狀態下加熱到80℃;
步驟4、將溶液B加入到加熱后的溶液C中,溶液B和溶液C的體積比為4~6:75,將溫度保持在80℃攪拌反應,得到銀納米顆粒溶液,將銀納米顆粒溶液離心過濾,清洗,干燥,得到產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銀鹽為硝酸銀、乙酸銀中的任意一種。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散劑為PVP、檸檬酸鈉中的任意一種。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散劑與銀鹽最佳的摩爾比為40:1。
上述方案中,所述溶液B與溶液C最佳的體積比為5:75。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2中最佳調節pH值為10。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2中的氨水選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8%的氨水。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3中,攪拌速度為500~1000rpm。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4中攪拌反應時間為0.5~1h。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4中清洗是用去離子水、無水乙醇清洗若干次,干燥選擇真空干燥或在干燥箱中干燥。
本發明的創新點及優點是:1、本發明提供的銀納米粒子合成方法所得產物的產率在90%以上。
2、本發明提供的銀納米粒子合成方法所用反應原料沒有毒副作用,反應過程綠色環保。
3、本發明合成方法操作簡單,為液相合成,對設備要求低,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
4、本發明合成的銀納米粒子粒徑在70~90nm,粒度分布較集中,分散性良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宏星電子漿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振國,未經西安宏星電子漿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振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27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飛行器試驗系統
- 下一篇:一種繼電器多方位溫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