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量手腕或腳踝經絡阻抗的測量裝置和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2558.7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18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濤;李為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健聯醫療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531 | 分類號: | A61B5/0531;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 |
| 地址: | 美國馬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手腕 腳踝 經絡 阻抗 裝置 測量方法 | ||
提供了手腕或腳踝經絡阻抗測量裝置和方法,包括:至少一組測量電極,安放在手腕或者腳踝上,每組包括六個分別與待測量的六條對應經絡相接觸的測量電極;至少一個參考電極,與測量電極匹配,安裝在手腕或者腳踝上,每個參考電極與待測量的六條對應經絡同時接觸;阻抗測量單元;微處理器;阻抗顯示單元;及存儲單元。在測量過程中,可變電壓輸出單元依次給各組測量電極和參考電極輸出電壓,阻抗測量單元采集信號并把信號傳到微處理器進行阻抗計算。整個過程可以自動完成,可以做成可穿戴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地涉及醫學中經絡的經絡阻抗測量技術。
背景技術
傳統地,很多科學或者臨床工作者已經進行了大量皮膚阻抗測量研究,并提出用于評估人體健康狀況的一些方法和理論。
1849年,德國人Dubois-Reymond首次發現人體皮膚具有電活性。1878年,瑞士的Hermann和Luchsinger發現出汗是影響皮膚阻抗(Electrodermal activity or EDA)的一個重要因素。1879年,法國的Vigouroux發現皮膚阻抗和心理活動有關系,以上可參見文獻1中的介紹。專利US2829638A中提出了通過測量皮膚阻抗的方法,來觀察人體興奮度和情緒的變化。
除了皮膚阻抗在心理活動和情緒領域的應用,專利US4895163A采用兩個固定點來測量人體的脂肪含量,專利US7603171B選取身體特定一些點的作為參考電極和測量電極用于肺癌診斷,專利US20150018707A1選取身體上的一些特征點,用于檢測身體疼痛指標。
另外,研究還發現皮膚阻抗會隨著電源頻率、測量時間長短、電極極化現象等而發生變化。根據文獻2記載,典型的皮膚阻抗大小為每平方厘米500K歐。文獻3的研究顯示在1Hz的電源下,皮膚阻抗值結果范圍在10K歐到1兆歐之間。當頻率增加到1MHz時,皮膚阻抗下降到300歐。
20世紀50年代由日本中古義雄(Yoshio Nakatani)博士在病人身上進行測量時發現身體上有一些點的阻抗低于周圍皮膚的阻抗。中古義雄等人把這些點叫做“良導點“。當把這些點連成線后,他們非常驚奇的發現,這些線跟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經絡相重合(文獻4)。這樣的經絡圖如圖1所示。
根據這一理論,中古義雄博士及其他后來的經絡研究人員設計了經絡測量儀。經絡測量儀一般由兩個電極組成:參考電極和測量電極。測量時,受測者手握參考電極(通常是一根金屬棒)。測量電極則通常由醫務人員手持,跟測量點接觸(測量電極通常將濕棉花棒或棉花球裝在一根一端帶有金屬導體凹槽的橡膠棒或塑料棒上,見圖2),從而探測不同穴位點的測量電極和手心參考電極之間的阻抗值。如上所述的經絡測量儀的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它測量的是介于握在在手心的參考電極和壓在每條經絡上的測量電極之間的阻抗。通過手心的經絡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而測量電極通常放在手上六條經絡的穴位點上(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或腿上六條經絡的穴位點上(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
專利US3784908A提出了一種類似圖2的專利,只是他的測量電極放在了受試者的拇指上。專利US US3971366A提出的技術是根據測量的阻抗值,去評估人體的健康水平,其參考電極是一個矩形或者圓形電極。專利TW515276U描述了一種改良了的經絡儀。這個設計可以連續并且同時測量多條經絡的阻抗值,并且用標準的電極片代替濕棉花電極。但是該專利只使用一個參考電極用來測量所有的經絡阻抗值。
專利CN102805622A使用五電極法,參考電極為身上的一個小區域或者某個穴位,例如該文中提到的額中或者背部的大椎穴,其他穴位阻抗的測量值是以參考電極作為基準測量的。CN102949175A采用了無參考電極的測量方式,采用一種非侵入式電磁波檢測裝置,來評估人體經絡的活躍度。其具體采集的信號專利中也沒有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健聯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健聯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25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