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2384.4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8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晨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晨鵬 |
| 主分類號: | G06Q30/06 | 分類號: | G06Q30/06;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范登峰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誤車 車票 自動 退換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涉及大數據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用戶信譽度模塊、用戶車次在線更換模塊、人數預調查模塊和主控模塊,所述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用于根據用戶的行為判斷用戶是否會在檢票之前到達車站,所述用戶價值度模塊用于根據用戶的價值度判斷是否給予乘客改簽機會,所述用戶車次在線更換模塊用于通過在線核實用戶信息從而對用戶改簽,所述人數預調查模塊用于根據所瀏覽網頁的人數預估購買車票的人數,判定是否需要增加車票數,增大乘坐率,所述主控模塊用于將上述模塊中的信息保存,利用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能夠根據用戶的行為判斷用戶是否會在檢票前誤車,從而及時提示用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數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文明科技的技術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低碳出行,從而減少碳排放量到空氣中,保護環境。因此,國家開始限制人們使用轎車出行的次數,最典型的就是限號,同時勸阻人們出行一般選擇公交、大巴、地鐵、高鐵等交通工具出行,但是人們在選擇該類交通工具出行時,卻忘記自己所買車票時間,從而誤車,或者是用戶到達車站時,卻因為誤車,要趕到票面發站進行改簽,十分麻煩;
在票面發站進行改簽的重要原因是,需要將用戶的臉型與身份信息進行核對,以免有非法用戶對信息進行更改,因此,格式十分復雜,同時也調查到有用戶想要惡意買入許多車票,再高價賣與其他人,使得某些用戶因為票價相差過大,而無法到達所選終點站,也無法對此類用戶的行為進行壓制;
因此,人們需要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用戶因誤車和用戶身份信息無法核對且有用戶惡意購買車票所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誤車車票自動改簽退換系統,該系統包括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用戶信譽度模塊、用戶車次在線更換模塊、人數預調查模塊和主控模塊,所述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用于根據用戶的行為判斷用戶是否會在檢票之前到達車站,從而判斷用戶是否會改簽車票,并將用戶的行為反饋給主控模塊,判斷是否給予用戶線上改簽,所述用戶價值度模塊用于根據用戶的價值度判斷是否給予乘客改簽機會,使得用戶能夠了解到改簽的不易,所述用戶車次在線更換模塊用于通過在線核實用戶信息從而對用戶改簽,仔細的核查用戶身份信息,以防他人竊取用戶信息從而更換車票,保證改簽信息的安全性,所述人數預調查模塊用于根據所瀏覽網頁的人數預估購買車票的人數,判定是否需要增加車票數,增大乘坐率,以便于每位用戶都能夠購買到不同終點的車票,所述主控模塊用于將上述模塊中的信息保存,以便于及時通知用戶處理,所述主控模塊與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用戶價值度模塊、用戶車次在線更換模塊和人數預調查模塊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包括二維平面模型單元、用戶方向確定單元、提醒單元和時間判定單元,所述二維平面模型單元用于將用戶位置、車站位置在地圖上進行顯示,所述用戶方向確定單元用于在檢票前對用戶前往的方向進行判斷,從而判斷用戶前往的方向與所選車站位置是否相同,是否會誤車,所述提醒單元用于在檢票前還沒有出發的用戶進行提醒,使得用戶不會因為誤車而改簽,增大空車率,所述時間判定單元用于對用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所到達車站的最快時間、用戶從下車地點至檢票的時間和用戶排隊等候的時間判斷用戶能否在檢票之前到達車站,更加清楚了解用戶到達檢票口所花時間,從而判斷用戶是否會誤車,并將用戶所花時間反饋至主控模塊,所述二維平面模型單元、用戶方向確定單元、提醒單元和時間判定單元的輸出端和用戶行為預判斷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晨鵬,未經楊晨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23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