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0183.0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3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星星;肖海波;遇瑞;杜飛云;朱恩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36 | 分類號: | E04G11/36;E04G11/50;E04G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19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格林 模板 輪扣架 組合 建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用于建筑物的模板或類似構件領域,具體為一種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一種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①篩選部位;②選擇支撐;③組合;④增設支撐;⑤完成。本發明便于施工,適應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建筑物的模板或類似構件領域,具體為一種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格林模板是一種新型臺式早拆建筑模具,它基于300mm為模數的模塊化構思及每人作業不超過23kg的操作基準理念設計而成,可安全高效地支模、模板早拆及最終拆除。格林建筑模具是一種帶早拆結構板的獨立柱模板系統,包含三個基本部件:鋼框加竹膠板組成的模板、帶早拆的鋼立柱和輔助梁及過橋掛梁,基本部件均由優質結構鋼Q345B制作而成,表面通過熱鍍鋅、噴塑熱鍍鋅加噴塑工藝處理,具有安全、高效和綠色三大特點。
面板主要有1.8m×1.2m、1.8m×0.9m、1.8m×0.6m、1.2m×1.2m、1.2m×0.9m、1.2m×0.6m、0.9m×0.9m等規格,可根據現場實際選用。由于采用的是早拆體系,混凝土澆筑完成48小時后,即可將面板拆下來周轉到上一層使用,立柱繼續支撐樓板,從而達到高效周轉使用面板的目的。
格林模板由于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在建筑施工領域應用比較廣泛,尤其適用于以標準層高為主的高層建筑。然而,受到格林模板設計模數的限制,當層高較高及樓板厚度較大時,格林模板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減小了格林模板在同一項目中的使用范圍。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便于施工、適應性強的模板系統,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發明目的:
一種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
① 篩選部位:為了提高安裝效率,需盡可能選用大規格面板,根據格林模板技術參數表,篩選出層高和板厚超過設計允許值的施工部位,如對于層高大于3.5m小于4.5m,板厚大于330mm小于400mm且使用1.8m×1.2m規格面板時,面板承載力已不滿足設計要求,為確保繼續使用1.8m×1.2m面板,本發明通過增加支撐以達到減小面板跨度的目的,使面板承載力滿足產品設計要求。
② 選擇支撐:對于步驟①所選部位,根據計算選擇相應的輪扣架立桿規格如常用的鋼管型號φ48×3,立桿及水平桿等布置按照輪扣架使用規則經過計算設置;
③ 組合:將可拆卸式快拆頭插入輪扣架立桿頂部,快拆頭上面安裝格林模板,使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組合成支撐體系;
④ 增設支撐:對于步驟①所選部位,在格林模板跨中增加一道立桿支撐,以減小面板跨度,從而提高面板的承載力;對于所選1.8m×1.2m立桿,通過增設立桿,其跨度減小為0.9m×1.2m,此時面板強度能滿足設計要求。
⑤ 完成:通過快拆頭調節格林模板面標高,使格林模板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安裝完成。
所述的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的組合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①時,格林模板技術參數如下表:
本專利由格林模板快拆體系和普通輪扣架組合使用形成水平構件在施工過程中的支撐體系,綜合了新型模板體系和傳統輪扣架支撐體系的優點,使施工過程更加經濟合理。
本發明將格林模板與輪扣架組合使用,保留了快拆體系可以提前拆除面板的功能,同時擴大了其使用范圍,進一步提高了格林模板的周轉使用率。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可以有效提高格林模板的周轉使用率,節約材料。
2. 降低了設計使用參數的限制性,擴大了格林快拆體系的使用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01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