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環境自適應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控制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7948.X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94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茍祖濤;戴一凡;盧賢票;李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W30/165 | 分類號: | B60W30/165;B60W30/09;B60W40/13;B60W40/07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 地址: | 215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境 自適應 能力 自動 駕駛 車輛 縱向 控制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帶環境自適應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01:獲取車輛軌跡信息、車輛位置信息和狀態信息;
S02:采集車輛俯仰角度信息,建立聚類分析模型,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聚類分析,擬合感興趣區域道路內的坡度信息;
S03:獲取車輛的載荷信息;
S04:確定驅動和制動的切換機制;
S05:根據坡度信息和載荷信息,計算縱向控制的前饋控制量;根據軌跡信息、車輛位置和狀態信息,計算縱向控制的反饋控制量;通過前饋控制量和反饋控制量加權計算總的控制輸出量;
所述步驟S02中建立聚類分析模型,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擬合感興趣區域道路內的坡度信息,包括:
S21:將處理后的車輛俯仰角度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后,進行回歸分析,建立聚類分析模型;
S22:根據車速信息和軌跡點的道路曲率加權計算獲得感興趣預描距離,計算公式如下:
Dpreview=p1(k1×Cur+a)+p2(k2×v)
其中,Dpreview為感興趣預描距離,k1和k2為調試系數,p1和p2為車速和道路曲率影響的權重系數,Cur為道路曲率,v為車速,a為增補常量;
S23:根據建立的聚類分析模型和感興趣預描距離,通過指數平滑處理的方法,擬合出感興趣預描距離內的道路坡度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環境自適應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1中軌跡信息包括軌跡點的道路曲率,車輛狀態信息包括車速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環境自適應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4中確定驅動和制動的切換機制,包括:
S41:計算建議車速vsug和車輛實際車速vact的速度偏差ev=vsug-vact;
S42:通過速度偏差計算車輛需求的加減速度av=tev+c,其中,t為系數,c為增補常量;
S43:當ev≥0,av≥0時,為驅動控制模式;當ev<0,av≥athre時,為驅動滑行模式,其中athre為減速度閾值;當ev<0,av<athre時,為制動控制模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環境自適應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5中計算縱向控制的前饋控制量,包括:
S51:計算載荷的前饋輸出:
cf_c_l=klxload+pl
其中,cf_c_l為載荷前饋輸出,kl載荷控制系數,pl為載荷控制常量,xload為載荷量;
S52:計算道路坡度的前饋輸出:
cf_c_s=ksxslop+ps
其中,cf_c_s為道路坡度前饋輸出,ks道路坡度控制系數,ps為道路坡度控制常量,xslop為道路坡度;
S53:加權計算前饋控制量:
cf_c=llcf_c_l+lscf_c_s
其中,cf_c為前饋控制量,ll和ls為加權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794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