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7638.8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17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曉輝;趙華東;呂鵬;張瑞;張景雙;李和林;許俊杰;張響;宋紅章;田增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鄭州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5/02 | 分類號: | H01L35/02;H01L35/08;H01L35/34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靠性 熱電器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包括熱電晶片(3)、覆銅陶瓷基板(6),熱電晶片(3)上濺射有鎳金屬層(2),鎳金屬層(2)上有具有納米孔結構的金屬鎳層(1),覆銅陶瓷基板(6)的銅金屬層(5)表面有鎳納米針錐結構層(4);鍵合完成后的界面包含均勻分布的柱形鎳金屬層;形成的柱形鎳金屬層高度為20-100納米,直徑為100-200納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納米孔結構的金屬鎳層(1)的孔徑為50-200納米,孔隙率大于6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鎳納米針錐結構層(4)的錐底直徑為200-500納米,長度為600-1000納米。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熱電材料器件切成熱電晶片(3),在熱電晶片(3)的封裝連接面濺射鎳金屬層(2);
步驟二:在濺射的鎳金屬層(2)表面利用脫合金法制備具有納米孔結構的金屬鎳層(1)作為封裝互連鍵合面,并將熱電晶片(3)切為晶粒;在覆銅陶瓷基板(6)的銅金屬層(5)表面利用電沉積方法制備鎳納米針錐結構層(4)作為互連鍵合面;
步驟三:將兩個鍵合面對準,在鍵合面施加恒定溫度和恒定壓力(7),鍵合完成后的界面包含均勻分布的柱形鎳金屬層;步驟三所述的恒定溫度為150-250攝氏度,施加的恒定壓力(7)為1-5MPa,持續時間為30-60min,形成的柱形鎳金屬層高度為20-100納米,直徑為100-200納米。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鎳金屬層厚度為1-2微米。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納米孔結構的金屬鎳層(1)的制備工藝包括:首先,去除熱電晶片(3)表面的氧化物;之后,在熱電晶片(3)表面電鍍鋅;然后,將熱電晶片(3)進行熱處理,得到Ni-Zn合金;最后,將包含Ni-Zn合金的熱電晶片(3)進行堿腐蝕處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鍍鋅的時間為4-10min;熱處理的退火溫度為150攝氏度,保溫時間為2-4h。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電晶片(3)的堿腐蝕處理工藝包括:首先,將熱電晶片(3)置于NaOH溶液腐蝕6-10h;然后,用去離子水清洗熱電晶片(3)表面的雜質;最后,用氮氣吹干,得到孔徑為50-200納米,孔隙率大于60%的具有納米孔結構的金屬鎳層(1)。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可靠性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納米針錐結構層(4)的制備工藝包括:將覆銅陶瓷基板(6)的銅金屬層(5)置于電鍍溶液中,電鍍溶液的原料為六水合氯化鎳、硼酸、氨水、鹽酸、結晶調整劑,pH值為3.5-4.0,電鍍溫度為60攝氏度,電流密度為1ASD,生長時間為10-12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鄭州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大學;鄭州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763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頻無線圖像傳輸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腐植酸水溶肥及其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