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凝土雙重修復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97302.1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1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雄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禾縣永豐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24/42;C04B111/20;C04B11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金冬 |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重 修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包括如下組成:水泥180-240份、集料69-131份、磷酸二氫鉀30-50份、硼砂5-14份、環氧乳化瀝青80-140份、SBS改性劑9-25份、焦磷酸鈉50-90份、減水劑15-20份、水適量、修復微膠囊40-127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乳化瀝青由水性化后的聚氨酯環氧樹脂、乳化瀝青和消泡劑按照質量比為1:3:4的混合而成,且混合溫度為65~70℃;所述消泡劑為聚醚改性硅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復微膠囊由吸水性聚合物作為壁材、疏水性膠黏劑作為芯材制備而成;其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為聚丙烯酸,疏水性膠黏劑為有機硅樹脂。
4.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制備修復微膠囊;
S2:對集料進行預處理,并加入減水劑得到輔助初料;
S3:將水泥、磷酸二氫鉀、硼砂、環氧乳化瀝青和微膠囊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攪拌至粘稠狀得到修復初料;
S4:將輔助初料混合修復初料得到混合初料,再按比例加入SBS改性劑、焦磷酸鈉得到修復成型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自修復微膠囊制備的具體過程:
(1)將聚丙烯酸的單體、水加入反應器中,然后加入濃度為0.1wt%引發劑過硫酸銨,開動攪拌,升溫至70℃,引發聚合,30-60min聚合結束得到2wt%預聚物溶液;
(2)在70℃水浴鍋中,將預聚物溶液、乳化劑和疏水性膠黏劑混合攪拌0.5-1h形成混合溶液;攪拌速度為300-400r/min;其中,預聚物溶液、乳化劑和疏水性膠黏劑的料液比為5:1:0.05-5:1:0.1;
(3)將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噴霧干燥得到微膠囊;
所述乳化劑為聚丙烯酰胺、聚甘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所述噴霧干燥溫度為120-50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具體過程為:
(1)將集料粉碎過50-80目篩放入回轉窯內部加熱至800-850℃,加熱40min;
(2)將加熱的物料快速冷卻至40-80℃,并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顆粒狀粉末底料;
(3)將上述粉末底料通過孔徑為150-180μm的方孔篩篩出;
(4)將篩出的粉末底料冷卻至常溫狀態并混合加入減水劑,攪拌均勻至無明顯堆積得到輔助初料;
所述減水劑為木質素磺酸鹽與氨基磺酸系高效減水劑的一種或者兩種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具體過程為:
(1)將水泥、微膠囊按照比例混合并加水攪拌,直至半粘稠狀得到成型底料;
(2)加入磷酸二氫鉀和硼砂攪拌均勻,加入氨水調節PH至8;
(3)之后繼續加入環氧乳化瀝青,逐次攪拌3次以上,攪拌速度300-500r/min,之后加熱至55-60℃并加入焦磷酸鈉至粘稠狀得到修復初料。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重修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具體過程為:
(1)稱取一定量的輔助初料至容器中,加入適量水至砂漿狀,水浴加熱30min,溫度保持在60-70℃;
(2)按照比例加入SBS改性劑和焦磷酸鈉至預混合液中充分混合后,加熱蒸干水分直至含水量降低至40%以下后得到修復成型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禾縣永豐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嘉禾縣永豐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73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