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板藍根復合布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6904.5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29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書磊;丁祥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百薈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00 | 分類號: | D06N3/00;D06B3/02;D06B15/00;B32B27/02;B32B27/12;B32B27/34;B32B5/08;B32B5/02;B32B33/00;B32B7/12;B32B5/06;D06M14/00;D06M15/03;D06M15/5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興市越***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板藍根 復合 布料 | ||
本申請涉及布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板藍根復合面料,包括功能面料層,功能面料層由通過改性板藍根和錦綸纖維混紡得到的活性纖維經編而成,其中改性板藍根纖維通過將板藍根纖維浸泡于含有多元羧酸、殼聚糖、催化酸、其他助劑的水溶液中,再熱處理得到。上述板藍根復合面料通過殼聚糖減少了板藍根中活性抗菌物質在洗滌過程中的流失,提高了該板藍根復合面料的長效抗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布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板藍根復合面料。
背景技術
板藍根是一種傳統中草藥,由于板藍根內存在多種活性物質(如吲哚類生物堿、小分子有機酸、類黃酮物質等),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板藍根纖維是一種添加了板藍根活性成分的纖維,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通過板藍根纖維進行紡絲,可以將板藍根本身的抗菌活性融入到面料中,進而獲得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面料。
但是,由于板藍根中的活性成分一般不能很好地吸附于面料上,在長期穿著或洗滌的過程中,會導致板藍根中的活性成分流失,進而導致面料的抗菌能力減弱。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面料的長效抗菌能力,本申請提供一種板藍根復合面料。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板藍根復合面料,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板藍根復合布料,包括功能面料層,所述功能面料層由活性纖維經編而成,所述活性纖維通過改性板藍根纖維和錦綸纖維混紡編制而成,其中,改性板藍根纖維占比為15~70%;所述活性纖維的纖度為55~1200d,所述板藍根纖維表面進行改性,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按如下質量份數物料配制改性劑:
多元羧酸:0.8~2.9%;
殼聚糖:3~10%;
催化酸:0.1~1%;
其他助劑:0~6.9%;
水:余量;
S2、將板藍根纖維在20~60℃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劑中,浸泡時間為0.5~4h;
S3、將步驟S2中浸泡完畢的板藍根纖維在烘箱下以不高于70℃的溫度進行熱處理并烘干,熱處理時間為1~15h,得到改性板藍根纖維。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選用了板藍根纖維與錦綸纖維共同經編得到,并在經編前對板藍根纖維先進行改性處理。在改性過程中,先將板藍根纖維浸沒于改性劑中,在上述過程中,在氫鍵相互作用下,殼聚糖會吸附于板藍根纖維的表面,進而形成保護膜,多元羧酸在催化酸的作用下,可以在板藍根纖維表面形成接枝交聯的體系,使板藍根纖維與殼聚糖之間的吸附更加緊密,進而限制殼聚糖在清洗過程中從板藍根纖維的表面脫附。
將板藍根纖維在適當的溫度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劑中,可以使殼聚糖對板藍根纖維形成較好的包覆結構,在上述包覆過程中,由于殼聚糖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對板藍根纖維中的活性物質起到一定的吸附和固定作用,進而有助于減少板藍根纖維中活性物質的流失,使板藍根纖維在經過多次洗滌后依然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
優選的,所述多元羧酸為順丁烯二酸酐。
采用順丁烯二酸酐作為接枝偶聯劑,順丁烯二酸酐上的雙鍵具有較好的剛性,使纖維和纖維之間不易發生過密的團聚,進而導致其抗菌效果相對減弱。同時,順丁烯二酸酐在反應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吸附殼聚糖,進而起到更好的長效滅菌效果。
優選的,所述催化酸為硫酸、鹽酸中的至少一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選用硫酸、鹽酸、磷酸中的一種,在反應結束后便于進行后處理,且催化效率較高,對容器的腐蝕較小,具有更好的經濟效應。
優選的,所述其他助劑包括占改性劑如下質量分數的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百薈紡織有限公司,未經紹興百薈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69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