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后控制穩定降溫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96121.7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8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發捷;葉沖;賀江瑜;王錦繡;王晶海;孔凡海;楊曉寧;王樂樂;王麗朋;姚燕;雷嗣遠;何川;李樂田;馬云龍;吳國勛;鮑強;王凱;卞子君;李昂;姚靜;于明哲;寧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西熱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左權煤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B01J38/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顧陽 |
| 地址: | 21515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劑 再生 干燥 焙燒 控制 穩定 降溫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后控制穩定降溫系統和方法,其不僅能夠節省干燥焙燒設備資源,且能夠穩定地控制完成干燥或焙燒的催化劑緩慢降溫,保證再生催化劑成品的機械強度不因降溫過程而受損降低;降溫裝置的降溫箱包括進氣口、排氣口、第一、二、三風道,降溫箱內容納催化劑的容腔與第一、二、三風道相連通并形成三通結構,進氣口與第一、二風道相連通并形成三通結構,在第二風道上連接有循環風機,進氣口端連接有進氣控制閥,第三風道上連接排氣引風機后經排氣口排出至外界,熱電偶組件包括多個熱電偶,且分別插裝于催化劑的孔道內,位于催化劑上方的容腔內裝有均流格柵,排氣引風機、進氣控制閥、循環風機、熱電偶均連接至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后控制穩定降溫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鍋爐、窯爐設備都安裝了SCR脫硝裝置,SCR催化劑是其核心部件,而SCR催化劑運行條件較為惡劣,運行一定的時間后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失活,則再生是一種已經被普遍選擇的處理失活催化劑的方案,得當的處理能夠有效恢復催化劑的脫硝性能;再生一般采用濕法清洗手段,再生完成后的催化劑需要通過干燥焙燒工藝,從而使負載在其中的活性物質前驅體分解,以及恢復催化劑機械強度等。目前再生生產廣泛采用的是干燥焙燒工藝,其通過干燥設備將催化劑加熱至100℃到400℃,但由于催化劑系陶瓷材料,被加熱至高溫的催化劑需要緩慢降溫,否則會因為內應力而產生開裂,或本身在使用中已有的開裂進一步加重,且干燥設備在再生工廠設備的成本中占比較高,是制約整體產能的關鍵環節,因此,目前生產中往往無法保證催化劑的可控的緩慢降溫,也就會對催化劑成品產生不利的影響。
另外,現有的再生干燥焙燒設備主要有隧道式和固定式兩種,但是在固定式的設計制造中未發現有專門考慮降溫需求的;而隧道式雖然設有降溫段,但降溫的過程測量控制較為粗糙,其只是在設備空間內設置了簡單的溫度測點,無法準確測試催化劑孔道內的溫度,從而無法進一步準確控制催化劑的降溫,而且過長的降溫段也會降低隧道式干燥焙燒設備的產能。
鑒于此,實際生產對干燥或焙燒程序后降溫產生了以下的需求:
(1)不占用現有干燥焙燒設備的產能;
(2)能夠測試,可以在催化劑孔道內測試其溫度;
(3)降溫過程可控,根據測試的反饋實施精確的控制,保證將降溫速率在設定的范圍內。
但目前未見有能夠實現上述要求的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程序后控制穩定降溫的設備和方法。
鑒于此,開發一種能夠精確控制干燥焙燒后催化劑的穩定降溫的單獨的設備和方法,是尤為必要與重要的。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后控制穩定降溫系統和方法,其采用的設備原理簡單,測量和控制可靠,不僅能夠節省干燥焙燒設備資源,且能夠穩定地控制完成干燥或焙燒的催化劑緩慢降溫,保證再生催化劑成品的機械強度不因降溫過程而受損降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催化劑再生干燥或焙燒后控制穩定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降溫裝置、熱電偶組件、控制系統,所述降溫裝置包括降溫箱,所述降溫箱包括進氣口、排氣口、第一風道、第二風道、第三風道,所述降溫箱內設有容納催化劑的容腔,且所述容腔與所述第一風道、第二風道、第三風道均相連通并形成三通結構,所述進氣口與所述第一風道、第二風道均相連通并形成三通結構,在所述第二風道上連接有循環風機,所述進氣口端連接有進氣控制閥,所述第三風道上連接排氣引風機后經所述排氣口排出至外界,所述熱電偶組件包括多個熱電偶,且分別插裝于所述催化劑的孔道內,位于所述催化劑上方的所述容腔內裝有均流格柵,所述排氣引風機、進氣控制閥、循環風機、熱電偶均連接至所述控制系統。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西熱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左權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蘇州西熱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左權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61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視頻業務質量評估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單晶金剛石襯底光學常數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