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路檢測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4891.8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16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夏超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4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靜文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路 檢測 方法 裝置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環路檢測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其中,環路檢測方法,應用于二層虛擬可擴展局域網VXLAN網絡,包括:通過生成樹STP協議,多個葉交換機中任兩個葉交換機間通過二層VXLAN隧道互相發送各個葉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并記錄用于唯一標識二層VXLAN隧道的隧道標識,多個葉交換機中各個葉交換機均開啟所述STP協議;從多個葉交換機中選舉出根交換機和至少一個非根交換機;若至少一個非根交換機中的目標交換機經隧道標識對應的二層VXLAN隧道接收到根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且目標交換機經物理鏈路接收到根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則確定二層VXLAN網絡發生環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環路檢測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傳統數據中心網絡是二層交換機接入服務器,二層交換機連接到三層核心交換機,服務器的網關全部設定在核心交換機,通過虛擬局域網(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VLAN)的劃分實現服務器之間的按需互訪。隨著服務器數量的增加,傳統二層數據中心網絡的運維難度和穩定性都面臨困難,目前常采用數據中心虛擬可擴展局域網(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組網的方式,具體來講,葉交換機leaf連接脊交換機spine的鏈路使用IP協議,部署網絡協議實現互通,同時不同的leaf間也存在二層互通的需求,此時則需要在對應的leaf設備上創建二層VXLAN隧道,二層VXLAN隧道可以實現和二層交換機一樣的特性,支持二層轉發,廣播泛洪等特性。如圖1所示,在VXLAN數據中心組網方式下,服務器A和服務器B之間通過二層方式通信,服務器A發送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廣播到leaf1設備后,leaf1設備直接將收到的報文封裝進VXLAN報文的內層部分,傳送給leaf2設備,leaf2設備解封裝VXLAN報文后,將服務器A的ARP廣播發送給服務器B。
在二層VXLAN網絡中,一旦發生二層廣播風暴,則大大占用網絡帶寬,正常流量無法轉發,甚至導致設備死機,網絡癱瘓。仍以圖1為例,葉交換機leaf1設備上原本是要接到服務器的鏈路,卻錯誤地連接到leaf2設備上,leaf1和leaf2間的二層VXLAN隧道與新接入的鏈路C之間就形成環路,此時,服務器A發送的ARP廣播報文就會在環路中泛洪,如圖2所示。現有通過設備限制鏈路發送的廣播報文數量實現網絡不癱瘓,或者是在網絡癱瘓時通過人工排查環路并拔出線路來進行環路解除。前者無法對環路流量進行有效限制,特別是在環路流量和業務流量無法區分時,無法有效消除環路,后者,環路消除效率低。
可見,現有二層VXLAN網絡存在環路檢測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路檢測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用于提高二層VXLAN網絡中環路檢測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環路檢測方法,應用于二層虛擬可擴展局域網VXLAN網絡,包括:
通過生成樹STP協議,多個葉交換機中任兩個葉交換機間通過二層VXLAN隧道互相發送各個葉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并記錄用于唯一標識所述二層VXLAN隧道的隧道標識,其中,所述多個葉交換機中各個葉交換機均開啟所述STP協議;
從所述多個葉交換機中選舉出根交換機和至少一個非根交換機;
若所述至少一個非根交換機中的目標交換機經所述隧道標識對應的所述二層VXLAN隧道接收到所述根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且所述目標交換機經物理鏈路接收到所述根交換機所構造的BPDU報文,則確定所述二層VXLAN網絡發生環路。
在其中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確定所述二層VXLAN網絡發生環路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阻塞所述物理鏈路在所述目標交換機側的端口,消除所述環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48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