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下地震波壓力控制的完井生產管柱結構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4592.4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24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中;許亮斌;盛磊祥;范白濤;李夢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7/001;E21B47/12;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張月娟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 地震波 壓力 控制 生產 管柱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井下地震波壓力控制的完井生產管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震源井管柱和接收井管柱;所述震源井管柱包括第一油井套管、第一生產油管、第一井下安全閥、第一生產封隔器、第一Y形接頭、打孔管、扶正器、液控滑套、盲管堵頭、第一單流閥、第一電潛泵、第一篩管、第一射孔、液壓可控震源裝置以及第一液控管線;所述接收井管柱包括第二油井套管、第二生產油管、第二井下安全閥、第二生產封隔器、第二Y形接頭、第二單流閥、第二電潛泵、第二篩管、第二射孔、第二液控管線以及光纖。本發明通過創新管柱結構設計,不需要動用作業船,也不需要動用任何修井設備的前提下,實現了可控震動信號的發射和接收,而且具有靈活機動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開采技術領域,具體是關于一種井下地震波壓力控制的完井生產管柱結構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e,簡稱VSP)是一種地震波的觀測方法,它是與通常地面觀測的地震剖面相對應的。油氣井領域應用VSP技術,可以獲得地層和油藏的聲波數據,由于聲波在不同地層和流體介質的傳輸特性差異,從而幫助地質人員獲得地層特征,分析油藏生產動態、評價油藏生產情況。
垂直地震剖面一般的做法是地表或者海面附近激發地震波,通過測井作業設備將檢波器安防在井下油層段或者感興趣的地層段,檢波器接收地面地震波傳播過來的信息。絕大多數VSP使用表面震源,該震源通常是陸地上的振動器或者海洋環境中的氣槍。聲檢波器被放置在井眼中,并且表面源用于產生聲信號。然而對于海上作業,常規的VSP作業非常復雜,作業成本較高。首先需要一條作業船,布置海上震源,另外還需要目標井停產,并動員浮式修井裝備,將檢波器等測井裝備安裝到井下。由于涉及到大型水上裝備的動用,因此作業復雜、成本高、作業風險大,從而常常限制了VSP的作業計劃,不能及時響應地質油藏對油氣井生產動態數據的獲取需要。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井下地震波壓力控制的完井生產管柱結構及其方法,以避免常規VSP作業復雜且成本較高。本發明通過創新管柱結構設計,不需要動用作業船,也不需要動用任何修井設備的前提下,實現了可控震動信號的發射和接收,而且具有靈活機動的特點,可以隨時根據油藏的需要,進行可控震動信號的VSP監測,獲得地層特征信息,有助于地質油藏人員及時分析油藏生產動態、評價更新油藏生產計劃,提高油氣采收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經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45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城市電力線路樹枝清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配置的屬性數據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