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醫護理用腹部灸療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93792.8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4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莊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莊艷青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市新圖新夏天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張偉彥 |
| 地址: | 273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醫 護理 腹部 固定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中醫灸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醫護理用腹部灸療固定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灸療用輔助支撐件的靈活性較差,無法較佳的適應不同情況下的灸療需求的缺點,包括支撐部,其外表面上開設有導向槽,且導向槽的內部設置有導向桿,導向桿的一側連接有套環,該套環的外側設有連接架,且連接架的兩端均安裝有灸療套筒,所述灸療套筒的內部開設有灸療孔道,聯動塊一側設置有軸塊,該軸塊上活動設置有聯動桿。本發明利用吸盤可將設備整體吸附在人體上,利用灸療套筒進行灸療輔助支撐,灸療套筒可在支撐部上進行調整,聯動塊與立柱板之間也是通過軸塊進行連接的,可在需要時進行靈活調整,提高了設備作業過程中的適應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灸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醫護理用腹部灸療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灸療方式,蒙醫之灸療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條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的治病防病的一種療法。灸療有溫通經脈,調和氣血,調理體素,增強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功能,通過將艾絨等易燃材料或加上特定的藥物點燃,在人體穴位或患處熏灼、溫熨和貼敷,對人體產生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調理氣血、扶正祛邪、溫通經脈、消腫化癖、拔毒止痛、祛腐生肌等作用,從而調整人體生理功能的平衡,達到治療、保健和養生的目的。
在進行腹部灸療的過程中,需要利用中間物進行支撐導向,避免灸療棒直接與人體接觸帶來燙傷的安全隱患,但現有的灸療用輔助支撐件的靈活性較差,無法較佳的適應不同情況下的灸療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中醫護理用腹部灸療固定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中醫護理用腹部灸療固定裝置,包括支撐部,其外表面上開設有導向槽,且導向槽的內部設置有導向桿,導向桿的一側連接有套環,該套環的外側設有連接架,且連接架的兩端均安裝有灸療套筒,所述灸療套筒的內部開設有灸療孔道,聯動塊一側設置有軸塊,該軸塊上活動設置有聯動桿,聯動桿的另一端安裝有立柱板,所述立柱板的內側面上分別開設有多個裝載槽,上述導向桿的一端位于裝載槽的內部,此時,支撐部與立柱板連接,所述立柱板上還開設有多個裝載口,且裝載口與裝載槽連通,安裝塊通過伸縮桿設置于上述聯動塊的底部,且該安裝塊的下表面安裝有吸盤。
優選的,所述導向槽為T型開設,且導向桿為T型結構,導向桿的水平桿體位于導向槽的水平槽體內,導向桿的豎直桿體的一端穿過導向槽的豎直槽體。
優選的,所述支撐部的外表面開設有多個環狀的調整槽,且該調整槽與上述導向槽連通。
優選的,所述聯動塊的底部開設有第一空腔槽,所述安裝塊的頂部開設有第二空腔槽。
優選的,所述伸縮桿的一端位于第一空腔槽內,且伸縮桿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槽內。
優選的,所述伸縮桿與聯動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且伸縮桿與安裝塊之間也通過螺栓固定。
優選的,所述裝載槽為T型開設,裝載桿為T型結構,裝載桿的水平桿體位于裝載槽的水平槽體內,裝載桿的豎直桿體的一端穿過裝載槽的豎直槽體。
優選的,所述套環為環狀結構,且連接架為T型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利用吸盤可將設備整體吸附在人體上,利用灸療套筒進行灸療輔助支撐,灸療套筒可在支撐部上進行調整,且支撐部的作業高度亦可調節,聯動塊與立柱板之間也是通過軸塊進行連接的,可在需要時進行靈活調整,利用伸縮桿可調整吸盤的吸附深度,提高了設備作業過程中的適應能力。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莊艷青,未經莊艷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37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芍藥苷的新用途
- 下一篇:一種用于虛擬機遷移模型的訓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