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測定水體枯落物污染物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及測定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93296.2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0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鈺;孫永利;黃鵬;田騰飛;趙青;張岳;李鶴男;張瑋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C02F3/02;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00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水體 枯落物 污染物 釋放 方法 裝置 | ||
一種測定水體枯落物污染物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及測定裝置,包括反應器主體,該反應器主體的頂部設有密封頂蓋,反應器主體下部磁吸固定有底泥放置盤,反應器主體的側壁上開設有內壁進水口、內壁出水口、反應器進水口及樣品收集/曝氣閥門,該反應器主體的內壁上活動連接有檢測單元并固定連接有防水全光譜燈帶,且反應器主體的外壁上固接有控制器;內壁進水口與內壁出水口配合連通有溫控系統(tǒng);樣品收集/曝氣閥門連通有取樣系統(tǒng)。測定裝置和測定方法可以定量枯落物的污染物釋放量,為水體日常維護中針對水體中和附近的枯落物的管理提供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境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測定水體枯落物污染物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及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水環(huán)境修復和改善是近幾年的熱點問題,綠化護岸和種植各類水生植物成為水環(huán)境修復和水質保持的重要手段。但是植物有其自身的生長周期,周期末植物會枯落凋零,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收割清理,植物的枯落物會掉落水底進行厭氧腐解或漂浮水面進行好氧腐解,枯落物在水體中腐解會釋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水體的再次污染。為了研究和測定各類水生、陸生植物的枯落物在水體中污染物釋放量,且為水體環(huán)境管理提供指導,故此需要開發(fā)一種可對厭氧腐解及好氧腐解進行模擬實驗的測定方法和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測定水體枯落物污染物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及測定裝置。該測定方法和測定裝置可以測定水體中枯落物的污染物釋放量,為水體日常維護中針對水體中和附近的枯落物的管理提供指導。
一種測定水體枯落物污染物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實驗前將所研究的枯落物洗凈,并在烘箱烘干后稱重備用;
b、選擇河道底部沉積物,放入至反應器主體內的底泥放置盤中,并在稱重后放置反應器中;
c、將步驟a準備的定量枯落物放置在反應器主體內,并將DO監(jiān)測電極、ORP監(jiān)測電極、pH監(jiān)測電極、溫度監(jiān)測探頭向下翻轉至水平狀態(tài);
d、將一定體積的實驗用水用蠕動泵連接到反應器進水口并泵入到反應器主體內;同時通過控制器開啟防水全光譜燈帶;此時如選擇進行厭氧反應,將需將頂蓋蓋上;如選擇進行好氧反應,無需加蓋頂蓋;如需要曝氣,需將曝氣機與樣品收集/曝氣閥門連接進行曝氣;
e、而后模擬自然條件,由控制器控制,并由溫控系統(tǒng)調節(jié)所需反應溫度,由防水全光譜燈帶調節(jié)光照時長;
f、采集DO監(jiān)測電極、ORP監(jiān)測電極、pH監(jiān)測電極和溫度監(jiān)測探頭的輸出信號至控制器,實時監(jiān)控反應器主體內部環(huán)境數據,通過控制器上的USB連接口將數據導出;檢測單元數據采集同時進行氣/液樣本采集;在采集水樣本時,并調節(jié)樣品收集/曝氣閥門與集氣管連通;在采集氣體樣本時,調節(jié)樣品收集/曝氣閥門與集水管連通;并且將取樣針筒通過螺紋接口旋緊在樣品收集/曝氣閥門上,通過抽拉取樣針筒內的活塞以及取樣針筒上的刻度,精準定量抽出反應器主體內的氣/液樣本;
g、根據實驗需要選擇是否向反應器內部補水:
如果不進行補水操作,每次取水會造成反應器中上覆水的體積減少,污染物濃度偏高,采用以下公式進行校核:
其中,為第i次取樣時的指標濃度校核值(mg/L),Ci為第i次取樣的指標濃度實際檢測值(mg/L),V0為反應器中上覆水的體積(L),Vs為每次取樣體積(L),Ck為第k次取樣的指標濃度實際檢測值(mg/L);
如果進行補水操作,可在每次取樣后將同取樣體積一樣的純凈水自反應器進水口泵入,由于補水操作會稀釋反應器中上覆水濃度,可采用以下公式對實際污染物濃度進行校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32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