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合器潤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3225.2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945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金泰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坦迪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D13/74 | 分類號: | F16D13/74;F16D1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佳佳 |
| 地址: | 韓國忠***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合器 潤滑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合器潤滑結構,其中包括:集油槽,沿著小齒輪的一側的齒圈的內周而設置;以及油孔,貫穿所述集油槽并連通至離合器輪轂的內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合器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混合動力車輛是通過有效地組合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動力源而驅動的車輛。這種混合動力車輛通常使用發動機和電動機/發電機,在低速時,將相對低速轉矩特性良好的電動機/發電機用作主動力源,在高速時,將相對高速轉矩特性良好的發動機用作主動力源。因此,混合動力車輛在低速區間使用化石燃料的發動機停止運轉而使用電動機/發電機,因此,在提高燃料效率和減少廢氣方面具有優異的效果。
現有的混合動力車輛用動力傳遞系統,包括:行星齒輪組,用作電動機及發電機的多個電動機/發電機、可控制行星齒輪組的旋轉元件的扭矩傳遞機構、以及用作電動機/發電機的動力源的電池等。行星齒輪組包括太陽輪;行星架,與太陽輪外接嚙合并旋轉支撐小齒輪;以及齒圈,與小齒輪內接嚙合。
圖1是示出現有離合器潤滑結構的圖。如圖1所示,包括設置在現有齒圈1的外部的離合器輪轂2a和離合器盤2b的離合器的潤滑,如圖1的箭頭所示,從小齒輪3飛散的油O分配在位于齒圈1的內部的小齒輪3的一側和另一側。
但是,現有離合器的潤滑中,由于在以小齒輪為中心分配在小齒輪的一側和另一側的油中僅使用從小齒輪的另一側排放的油進行離合器的潤滑,因此,潤滑量必須不足。
對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在齒圈設置集油槽和與離合器輪轂相連通的油孔,可以增加離合器的潤滑量的機構。
在先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獻1:大韓民國專利公開第10-2009-0037730號公報(2009年4月16日公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合器潤滑結構,所述離合器潤滑結構通過在齒圈設置集油槽和與離合器輪轂相連通的油孔,可以增加離合器的潤滑量。
為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合器潤滑結構,其中,包括:集油槽,沿著小齒輪的一側的齒圈的內周而設置;以及油孔,貫穿所述集油槽并連通至離合器輪轂的內側。
而且,所述油孔,包括:入口,位于所述集油槽側;以及出口,位于所述離合器輪轂側。
而且,在所述離合器輪轂的內周具備導油槽。
而且,所述導油槽圍繞所述油孔的出口,使得將通過所述出口的油引導至小齒輪的另一側,以與分配到小齒輪的另一側的油匯合。
而且,在所述導油槽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引導油的移動的圓角。
而且,所述油孔被構成為從所述入口到出口方向朝所述導油槽逐漸傾斜。
而且,在所述離合器輪轂具備連通至離合器盤的通孔。
發明效果
本發明通過在齒圈設置集油槽和與離合器輪轂相連通的油孔,可以增加離合器的潤滑量。
另外,本發明通過潤滑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離合器的耐久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現有離合器潤滑結構的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優選一實施例的離合器潤滑結構的圖。
圖3是圖2的A部分放大圖。
10:齒圈,11:集油槽,12:油孔,12a:入口,12b:出口,21:離合器輪轂,21a:通孔,22:離合器盤,30:小齒輪,40:小齒輪軸,50:滾子軸承,60:載體,210:導油槽,211:圓角,O:油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坦迪斯株式會社,未經現代坦迪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32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神經網絡裝置
- 下一篇:車輛和控制車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