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浮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2805.X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7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穩權;張華;蔡忠俊;陳雙貴;付磊;康鵬鵬;何海濤;李海兵;吳秋云;李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9/00 | 分類號: | B03B9/00;B03D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發諾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葛玉軍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品位 碳酸鹽 磷礦 浮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浮選方法,涉及膠磷礦浮選技術領域。所述浮選方法先將膠磷礦破碎后,磨礦分級得到原料礦漿,向礦漿中加入硫酸作為抑制劑,添加快速捕收劑進行礦化調漿后進行充氣浮選,泡沫產品作為尾礦,底流產品為粗精礦;向粗精礦中加入慢速捕收劑進行礦化調漿進行充氣浮選,泡沫產品作為尾礦,底流產品為磷精礦。通過利用礦石可浮性性能差異,優先快速浮選出可浮性較好的碳酸鹽礦物,再混合慢速浮選出可浮性相近的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的混合物,再進行二次分離。有效提高浮選過程的分選性,提高精礦產率和回收率,降低中礦返回和尾礦品位,簡化工藝流程,操作簡單,浮選尾礦中P2O5含量降低1~3%,精磷礦中P2O5含量大于28.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磷礦浮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浮選方法。
背景技術
磷礦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是農業肥料和磷基化學制劑中的一個重要組分。隨著經濟的發展,磷礦石的需求也在持續快速增長。雖然我國為磷礦資源大國,但在已探明的磷礦中,主要以沉積型磷礦(膠磷礦)為主,占總量的80%,且多數為中低品位膠磷礦,此類礦石具有品位低、結構構造復雜、嵌布粒度細、難解離等特征。而且隨著磷礦資源的不斷開采和利用,礦石屬性愈加貧、細、雜,使得其更加難選。其中,在云南地區碳酸鹽型膠磷礦儲量較多,通過浮選實現磷的富集。目前浮選過程中加入捕收劑后通過多次粗選和精選作業,有效降低精礦中脈石礦物含量,同時降低尾礦中有用礦物含量。但這種只加一次或加同種捕收劑的方式選擇性差,需將混合尾礦經多次掃選才能降低浮選尾礦品位,導致中礦返回量大,浮選指標難以控制,不利于生產操作。
論文《云南某混合磷礦浮選試驗研究》(杜靈奕,彭杰;IMP化工礦物與加工,2012年第12期)中對混合礦P2O5品位為22.79%,MgO和SiO2質量分數分別為7.01%、5.79%,主要脈石礦物為白云石進行浮選,磨礦后加入磷酸、硫酸作為抑制劑,再加入YP2-3作為捕收劑充氣浮選后粗選,粗選后加入硫酸作為抑制劑、YP2-3作為捕收劑再次充氣浮選作為精選,最終得到精礦指標為P2O5品位33.83%,回收率83.13%。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粗選精礦中礦石組成及其濃度都已經發生變化,精選時仍加入同種捕收劑,捕收效果較粗選差,導致最終的精磷礦回收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浮選方法,解決現有浮選方法選擇性差,浮選指標難控制、回收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低品位碳酸鹽型膠磷礦破碎后,磨礦分級得到細度-0.074mm含量大于70%的原料礦漿,礦漿濃度為60%~75%;
(2)向礦漿中加入硫酸作為抑制劑,將礦漿pH值調節至4~5,添加快速捕收劑進行礦化調漿3~5min后,進行充氣浮選,充氣量為0.05~0.1m3/h,浮選10.5~21min,泡沫產品作為尾礦,底流產品為粗精礦;
向粗精礦中加入慢速捕收劑進行礦化調漿4~6min后,進行充氣浮選,充氣量為0.01~0.15m3/h,浮選20~41min,泡沫產品作為尾礦,底流產品為磷精礦。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快速捕收劑由皂粒與多元表面活性劑按0.6~2.2:1復配而成,其中表面活性劑為聚醚、聚乙二醇、酯類、醇類中至少一種。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表面活性劑由聚醚與辛醇按質量比1~2:1混合而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快速捕收劑由菜籽油、脂肪酸鈉、氧化石蠟皂、松油醇和2號油按比例復配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28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