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91796.2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1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魏召剛;袁名錦;王強;王興仁;姚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淄博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5/18 | 分類號: | G01F15/18;G01F15/06;H02K7/18;H02J7/14;G07F15/06 |
| 代理公司: | 青島鼎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濤 |
| 地址: | 2564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能 發電 聯網 智能水表 | ||
本發明公開了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其包括智能水表,所述智能水表左側面固定連接有進入管。該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通過連接套將智能水表左右側面固定連接的進入管以及送出管連接相應的水管,之后通過智能水表中的水流量檢測裝置對使用的水量進行檢測,進而通過數據中心處理器對水量進行記錄,同時通過物聯網連接裝置將數據傳輸到數據總站,而且通過進入到送出管的水流、動力板、動能柱、齒輪二、主齒輪、齒輪三轉動,齒輪二、齒輪一、發電機、蓄電池以及電源連接控制器一定程度補足智能水表的電力,從而解決了現有基于物聯網智能水表遠程進行數據采集的過程需要電能支撐進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電能損耗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具體為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
背景技術
水表的作用是測量水流量的儀表,一般分為容積式水表和速度式水表兩類,前者的準確度較后者為高,但對水質要求高,水中含雜質時易被堵塞。記錄自來水用水量的儀表,裝在水管上,當用戶放水時,表上指針或字輪轉動指出通過的水量,而水表顯示數據的抄寫大多是通過工作人員到實地進行的,然而通過工作人員到實地進行抄寫數據的方式較為費事費力,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物聯網進行記錄數據的智能水表,但是現有的基于物聯網智能水表遠程進行數據采集的過程則需要電能支撐,進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電能的損耗,因此提出了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來解決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解決了現有基于物聯網智能水表遠程進行數據采集的過程需要電能支撐進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電能損耗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動能發電物聯網智能水表,包括智能水表,所述智能水表左側面固定連接有進入管,所述智能水表右側面固定連接有送出管,所述送出管內活動連接有動能柱,所述動能柱上端通過密封套一穿過送出管固定連接有主齒輪以及齒輪二并活動連接在防護罩一上側內壁上,所述主齒輪嚙合傳動有從動齒,所述從動齒固定連接在支撐柱上,所述支撐柱右端固定連接有排風扇并活動連接在過濾板上,所述過濾板固定連接在防護罩一右側壁上,所述齒輪二傳動連接有齒輪一,所述齒輪一固定連接在發電機輸出軸上,所述發電機輸出軸上端活動連接在防護罩一上側內壁上,所述發電機固定連接在送出管上側面上,所述發電機左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固定連接在送出管上側面上,所述動能柱下端通過密封套二穿過送出管下側壁固定連接有齒輪三并活動連接在防護罩二下側內壁上,所述齒輪三傳動連接有齒輪四,所述齒輪四固定連接在傳動軸上,所述傳動軸下端活動連接在防護罩二下側內壁上,所述傳動軸上端通過密封套三穿過送出管下側壁固定連接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上側面邊緣處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端活動連接有活動架,所述活動架右側活動連接在限位座內,所述限位座固定連接在動能柱中心處,所述動能柱設置在送出管內的上下端外側面均均勻固定連接有多個動力板。
優選的,所述齒輪二與齒輪一的傳動比為三,所述齒輪三與齒輪四的傳動比為三,所述防護罩一以及防護罩二分別固定連接在送出管的上側面上。
優選的,所述智能水表包括水流檢測裝置,所述水流檢測裝置輸出端連接數據中心處理器進入端,所述數據中心處理器進入端同時連接有水費充值模塊以及電源連接控制模塊輸出端,所述數據中心處理器輸出端連接有物聯網連接裝置輸入端,所述物聯網連接裝置輸出端無線連接數據總站。
優選的,所述電源連接控制終端輸入端連接有蓄電池輸出端,所述蓄電池輸入端電連接發電機輸出端。
優選的,所述智能水表左側固定連接有進入管,所述進入管以及送出管相背面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套,兩個所述連接套內均位置有密封螺紋。
優選的,所述智能水表外側面固定連接有感應塊,所述感應塊輸出端連接有水費充值模塊輸入端。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淄博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淄博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17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鹽熱耦合測量坡面水流流速的方法
- 下一篇:空域態勢評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