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9457.0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3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春良;鄭昌帥;張鈞;徐玲;謝明亮;姚煒;欒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市鑫通交通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8 | 分類號: | G08G1/08 |
| 代理公司: | 鹽城博思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85 | 代理人: | 翁文彬 |
| 地址: | 225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交通 控制系統 | ||
1.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包括中空交通觀察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交通觀察管(1)的頂部轉動配合有可活動管(8),所述可活動管(8)的上端固定有中空盤(5),所述中空交通觀察管(1)的內壁上固定有電機座(2),所述電機座(2)的頂部一側安裝有豎向設置的伺服電機(9),所述伺服電機(9)的輸出端朝上設置并固定有第一齒輪(10),所述可活動管(8)的下端延伸至中空交通觀察管(1)的內部,所述可活動管(8)的外壁下部固定有與第一齒輪(10)嚙合連接的第二齒輪(20),所述可活動管(8)的內壁上從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安裝圈(12)、第二安裝圈(13),所述第一安裝圈(12)的內壁上固定有第一電極圈(14),所述第二安裝圈(13)的內壁上固定有第二電極圈(15),所述第一電極圈(14)、第二電極圈(15)的頂部固定有第一電線(6),所述第一電極圈(14)、第二電極圈(15)的內壁上滑動配合有第二電線(11),所述中空盤(5)的底部周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紅外線探測儀(7);
所述中空盤(5)的頂部邊緣處安裝有四個傾斜設置的太陽能電池板(24),四個太陽能電池板(24)與中空盤(5)形成四棱柱體狀結構,四棱柱體狀結構的內部設置有蓄電池(23),所述蓄電池(23)與太陽能電池板(2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交通觀察管(1)的下端固定有安裝座(22),所述安裝座(22)通過膨脹螺栓與地面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線(6)包括第二火線(18)和第二零線(19),所述第二火線(18)與第一電極圈(14)電性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零線(19)與第二電極圈(15)電性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線(11)包括第一火線(17)和第一零線(16),所述第一火線(17)與第一電極圈(14)電性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零線(16)與第二電極圈(15)電線滑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圈(12)上設置有貫穿孔,所述第二零線(19)從貫穿孔貫穿并延伸至第一安裝圈(12)的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盤(5)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一電線(6)的上端延伸至中空盤(5)的內部并與安裝在中空盤(5)底部的紅外線探測儀(7)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線(11)的下端與外界電源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交通觀察管(1)的外壁安裝有控制箱(21),所述控制箱(21)與交通信號燈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1)中設置有紅外線分析模塊、數據統計模塊和處理器,紅外線分析模塊用于分析紅外線探測儀(7)探測到的車輛和人員的分布,數據統計模塊用于統計路口各個方向的車輛和人員的數量,處理器根據各個方向的車輛和人員的數量,調節路口紅綠燈的時間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市鑫通交通器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市鑫通交通器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945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