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祛黃褐斑的天然植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9010.3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39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王莉;王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鴻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47/69 | 分類號: | A61K47/69;A61K36/898;A61P17/00;A61K31/047;A61K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范登峰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泰州市醫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褐斑 天然 植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祛黃褐斑的天然植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天然植物組合物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改性根皮素包合物、葉黃素包合物。天然植物提取物是從刺梨、桑白皮、洋甘菊、黃芪、丹參等植物中提取得到,該提取去具有抗氧化、調節人體內循環,清除皮膚及體內淤積毒素,阻止黃褐斑新發的功效。利用2?溴乙胺氫溴酸鹽、環氧大豆油、β?環糊精對根皮素進行綜合改性,得到水溶性強、穩定性高的改性根皮素,使根皮素充分發揮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消除黑色素沉淀;其與天然植物提取物、葉黃素包合物共同作用,可達到深度祛除和預防黃褐斑的效果。由本發明天然植物組合物制備的外敷霜,已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祛黃褐斑的天然植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對稱性斑片狀色素沉著病,常對稱分布于顏面、兩頰、鼻、口唇周圍及頦部等處,無明顯自覺癥狀,多見于中青年女性,有少數男性也會出現黃褐斑。面部黃褐斑在面部的蔓延不亞于間接毀容,多數女性因此失去美麗和魅力,變得缺乏自信,抑郁自卑,不愿意面對朋友,久而久之壓抑的情緒導致內分泌進一步失調,催生更多的黑色素堆積在面部,這樣就造成了面部黃褐斑越長越多的現象,而面部黃褐斑讓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極大影響。黃褐斑的發病機理十分復雜,可能的相關因素也較多,不過迄今為止研究者較普遍認可的說法是:人體內分泌紊亂、遺傳、紫外線照射、輻射引起的組織細胞間的微細循環受淤阻,細胞溶解死亡,黑色素增多形成色斑沉著所造成的。
而中醫認為產生面部黃褐斑的病因是:精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或氣血痰瘀積滯皮下,色素沉著而致;或肝郁氣滯,郁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或脾虛生濕,濕熱蘊結,上蒸于面所致;也有人認為與沖任有關,沖任起胞宮,最終上行至面部,肝郁血滯傷沖任,氣血不能上榮于面,因此治療黃褐斑最有效的途徑是,調整內分泌,消除體內虛、瘀、濕、熱,使人體機能恢復到良好的生理狀態,因此中藥內調外治才是祛黃褐斑的重要方式。
目前常見的西醫治療黃褐斑主要采用避光劑、維生素類、止血環酸等一些以化學脫色為主的藥物進行治療,這種方法首先使患者皮膚的角質層脫落,進而使用激光等方法除去黑色素顆粒。雖然能夠淡化患者臉上的黃褐斑,但往往會造成患者皮膚色素脫落不均勻,有的甚至會加重病情,且對于內在膚質調理沒有根本的作用;一部分產品還存在鉛、汞超標問題,因此未能得到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天然植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祛黃褐斑的天然植物組合物,天然植物組合物主要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和添加劑。
進一步的,所述天然植物提取物由以下原料制得,按重量份數計,刺梨5~15份、玫瑰5~15份、桑白皮8~12份、洋甘菊8~12份、白芨8~12份、甘草15~20份、白芷5~15份、黃芪15~20份、丹參9~13份、蘆薈9~13份、當歸15~20份、覆盆子5~8份、川芎8~12份、沙棘油15~20份。
進一步的,所述添加劑分主要由改性根皮素包合物、葉黃素包合物制得;所述改性根皮素包合物與葉黃素包合物的質量比為5:1。
進一步的,所述改性根皮素主要由根皮素、環氧大豆油、β-環糊精溶液反應制得。
進一步的,所述葉黃素包合物主要由葉黃素、吐溫、β-環糊精溶液反應制得;所述葉黃素、吐溫和β-環糊精的質量比為0.1:5:10。
一種祛黃褐斑的天然植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改性根皮素包合物;
(2)制備葉黃素包合物:
(3)將步驟(1)中制備的改性根皮素包合物與步驟(2)中制備的葉黃素包合物混合,制得添加劑;
(4)制備天然植物提取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鴻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鴻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90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