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備油凝膠膠囊的方法及用于制造包括油凝膠膠囊的車輛接觸部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8981.6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05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安正煜;李洪旭;呂寅雄;呂暻九;王道永;安朱渶;樸明煥;樸宥悧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三育大學校產學合作基金會 |
| 主分類號: | C10M167/00 | 分類號: | C10M167/00;C10M159/00;C10M177/00;C10N50/02;C10N40/02;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徐麗華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備 凝膠 膠囊 方法 制造 包括 車輛 接觸 部件 | ||
本公開涉及用于制備油凝膠膠囊的方法及用于制造包括油凝膠膠囊的車輛接觸部件的方法。具體地,本公開涉及制備油凝膠膠囊并將其添加至車輛接觸部件的覆蓋層。本公開可以提供一種用于制備油凝膠膠囊的方法和一種用于制造包括該油凝膠膠囊的車輛接觸部件的方法。通過本公開制備的油凝膠膠囊中的油凝膠可以響應于車輛接觸部件的溫度環境,并且即使在釋放油之后也不可能發生膠凝劑的聚結現象或表面活性劑的聚結現象。因此,當將油凝膠膠囊添加到覆蓋層時,本公開可以改善車輛接觸部件的低摩擦性能和抗咬合性能,而無由上述聚結現象引起的任何副作用。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根據35U.S.C§119,本申請要求享有在韓國知識產權局于2019年12月16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號10-2019-0168354的優先權,通過引用將該專利申請全部內容結合于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在車輛接觸部件如軸承合金表面上形成的覆蓋層的材料。
背景技術
軸承是將相對運動約束成期望運動并減小運動部件之間的摩擦的機械元件之一。由于軸承裝有硬鏈或球,從而容易疲勞斷裂,因此通常使用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和熱導率并具有吸振功能的基于合金的軸承(以下稱為軸承合金)。
然而,軸承合金也由于連續摩擦而不可避免地遭受磨損,這可能導致抗咬合性能急劇下降。因此,已經開發了用于保護軸承合金免于磨損的各種涂層材料,即覆蓋材料,并且聚酰胺酰亞胺和潤滑劑通常被用作覆蓋材料。
當開發覆蓋材料時,軸承的耐磨性在車輛運行早期階段會顯著降低,并且應該通過防止車輛運行早期階段即軸承的初始磨損階段的額外磨損延長復合材料(軸承合金和覆蓋材料)的壽命。因此,對于開發即使在復合材料中發生磨損之后也能夠保持抗咬合性能的覆蓋材料,仍存需要。
美國專利號9,982,715公開了微膠囊作為覆蓋材料的一種。微膠囊在硬塑料表皮中包含液體潤滑劑,并且僅當塑料表皮被物理損壞時,液體潤滑劑才可能釋放到外部。可以說,液體潤滑劑的釋放與復合材料的溫度環境無關。此外,由于損壞的塑料表皮可以聚結,因此損壞的塑料表皮不僅會引起發動機故障,而且還會降低發動機效率。
JP?2013-113371公開了一種響應溫度變化的潤滑劑組合物。JP2013-113371涉及一種用于將包括潤滑劑和膠凝劑的潤滑劑組合物滲透到為燒結材料的軸承內部的孔道的方法。然而,潤滑劑組合物的高粘度和軸承中孔道的受限尺寸對其應用具有限制。此外,由于沒有公開將潤滑劑組合物作為軸承的覆蓋材料,因此在提及潤滑劑組合物作為延長復合材料壽命的方法方面存在局限。
發明內容
已經努力開發出可以響應溫度環境的覆蓋材料來完成本公開。
還已經努力開發出即使在釋放油后也不會引起聚結現象的覆蓋材料來完成本公開。
本公開可以提供一種用于制造油凝膠膠囊的方法。本公開可以包括(a)通過混合油和膠凝劑制備油凝膠,和(b)通過將油凝膠和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混合產生至少一個或多個油凝膠膠囊。
優選的是,可以通過用表面活性劑包圍油凝膠產生油凝膠膠囊。
優選的是,步驟(b)中的油凝膠可以呈液態。
優選的是,油凝膠膠囊可以具有0.1μm或更大且小于10μm的尺寸。
優選的是,油凝膠膠囊可以具有0.1μm或更大且1μm或更小的尺寸。
優選的是,可以使用超聲波研磨機混合油和膠凝劑。
優選的是,可以使用超聲波研磨機混合油凝膠和表面活性劑水溶液。
優選的是,本公開可以還包括(c)干燥水溶液。
優選的是,水溶液可以是冷凍干燥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三育大學校產學合作基金會,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三育大學校產學合作基金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89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