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陡峭崖壁拱座邊坡區域內布置出渣便道的開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8816.0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亮;王雄;張越;廖杰;邱雄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0 | 分類號: | E02D17/00;E01C1/00;E01C9/08;E01D4/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陡峭 崖壁 拱座邊坡 區域內 布置 便道 開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陡峭崖壁拱座邊坡區域內布置出渣便道的開挖方法,采用本方法無需使用起重吊裝設備出渣,有效提高單次運渣方量,開挖進度不再受起重吊裝設備的輪轉速度的影響,設備投入少、施工效率高,減小了拱座邊坡開挖進度受地形條件的影響,施工難度大大降低,出渣便道位于拱座邊坡區域內部,其布置受橋址區地形條件的影響小,出渣便道位于拱座邊坡內部,更靠近山體內側,承載能力高,施工時安全防護面積更少,安全系數更高,拱座邊坡區域僅設置兩條開挖主便道,無需針對每級邊坡設置區域外的出渣便道,有效大幅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且減少了對橋址區兩岸山體自然表面破壞的面積以及對河流的影響,環保效益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陡峭崖壁拱座邊坡區域內布置出渣便道的開挖方法。
背景技術
上承式拱橋的拱座作為承受拱上建筑物沿拱圈傳遞至拱腳的荷載的主要受力結構,其位置一般位于兩岸山坡的中下部,往往涉及的關鍵工序存在拱座高邊坡施工。根據上承式拱橋的結構特點,其拱座邊坡的開挖方式與水利工程中的大壩壩基開挖施工方法類似,一般分為兩種:(1)起重吊裝設備垂直吊運進行出渣,即通過在拱座邊坡頂部布置塔吊或纜索吊等大型吊裝設備,在邊坡土石方開挖完成后,將出渣料斗下放至開挖面進行裝渣,然后通過起重吊裝設備垂直吊運至坡頂主便道進行出渣;(2)沿山體在邊坡區域外展線修建多條出渣便道進行出渣,根據橋址區兩岸地形情況,通常從設計邊坡兩側,沿山體坡面走勢展線布置出渣便道,針對臺階型多級邊坡則每級邊坡設置一條出渣便道進行出渣。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一般起重吊裝設備額定裝載能力和覆蓋范圍有限,單次運渣方量小,加上吊裝設備需要起吊、下落、安拆吊鉤、料斗卸料等運轉時間,出渣效率極低,存在大量起重吊裝作業,增大了物體打擊、起重吊裝傷害等施工安全風險;(2)在陡峭崖壁地形條件下,需要增加大量的土石方開挖工程量,對于處在水資源保護或景區等有硬性保護條件的地區,還需要大范圍設置溜渣防護措施,避免污染拱座下方的自然環境,造成施工成本極大,施工效率不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吊裝設備垂直吊運出渣限制較多,邊坡區域外布置出渣便道開挖過大、成本極高、容易污染環境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陡峭崖壁拱座邊坡區域內布置出渣便道的開挖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陡峭崖壁拱座邊坡區域內布置出渣便道的開挖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a、對拱座邊坡區域附近的既有道路施工路面防護以及滾石防護措施;
b、根據設計邊坡結構線、出渣便道寬度、停靠平臺的平面位置,放出設計邊坡的坡頂開挖邊線和出渣便道的開挖邊線;
c、根據設計邊坡各級的設計邊線,結合出渣便道的設計坡度及便道邊坡的設計坡度,在拱座邊坡區域內從坡頂到坡底進行出渣便道的開挖并連通坡頂主便道,其中,出渣便道位于設計邊坡的表面;
d、待出渣便道展線至坡底并連通坡底主便道后,再次從坡頂到坡底進行設計邊坡的開挖并挖除出渣便道;
其中,在步驟c之前,完成坡頂主便道的施工,在步驟d之前,完成坡底主便道的施工。
坡頂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根據橋址區各施工區域的需求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88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