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8127.X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11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惟源;竇飛;程錦閩;萬振東;楊姝婧;高斌;虞瑄;史大軍;夏凱;徐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Q50/06;H02J3/00;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陳紅橋 |
| 地址: | 2000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經濟 能力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風電系統的參數;根據風電系統參數得到風電系統的調峰能力約束和網架輸送能力約束;根據調峰能力約束和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和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的工程成本;根據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得到風電系統的棄電成本;根據棄電成本和工程成本得到風電系統的風電成本電價;根據風電成本電價得到風電系統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閾值。本發明統籌考慮了電網技術約束、風電外送消納經濟代價及棄風代價,得到的風電綜合消納能力評估結果相對更貼合實際,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電消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海上風電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在提供清潔電力和促進節能減排的同時,對電網規劃、建設及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風電、光伏發電出力的不確定性,導致系統調節能力不足;二是風電、光伏發電超預期、超規劃建設,電網規劃與新能源接網難以協調;三是風電、光伏發電集中區域與負荷中心背離,引起局部地區主變升壓重載和重要輸電斷面潮流越限;因此需要對海上風電開發規模進行科學規劃,其核心問題即對于電網消納能力的評估。然而,目前的電網消納能力的計算方式一般需要實現全額消納,并不貼合實際,并且投資收益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綜合考慮了風電系統的調峰能力約束、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和風電成本電價,能夠保證得到的風電系統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閾值更為貼合實際,并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風電系統的參數;根據所述風電系統參數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調峰能力約束和網架輸送能力約束;根據所述調峰能力約束和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和所述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的工程成本;根據所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棄電成本;根據所述棄電成本和所述工程成本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風電成本電價;根據所述風電成本電價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閾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通過風電系統參數得到風電系統的調峰能力約束和網架輸送能力約束,根據調峰能力約束和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和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的工程成本,并根據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得到風電系統的棄電成本,然后根據棄電成本和工程成本得到風電系統的風電成本電價以得到風電系統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閾值,統籌考慮了電網技術約束、風電外送消納經濟代價及棄風代價,得到的風電綜合消納能力評估結果相對更貼合實際,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出的風電經濟消納能力的計算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風電系統參數包括電網參數和風電場參數。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根據所述調峰能力約束和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具體包括:根據所述調峰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滿足所述調峰能力約束的棄電功率,并將其設定為第一棄電功率;根據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滿足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的棄電功率,并將其設定為第二棄電功率;根據所述第一棄電功率和所述第二棄電功率得到所述風電系統的棄電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根據所述調峰能力約束和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的工程成本,具體包括:根據所述調峰能力約束得到所述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需要增加的儲能設備工程成本;獲取所述風電系統的年值/現值轉換系數;根據所述網架輸送能力約束、所述網架加強工程成本和所述年值/現值轉換系數得到所述風電系統實現風電全額消納需要增加的工程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81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二次電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風電電力系統旋轉備用率優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