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7787.6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5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輝;熊成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虛擬機 數據 備份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 ||
1.一種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當前時間處于預設的備份時間段內時,與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其中,所述備份時間段為所述指定虛擬機不會觸發數據寫操作的時間段;
在與所述備份代理客戶端成功建立通訊連接后,向所述備份代理客戶端發送備份指令,以使所述備份代理客戶端基于所述備份指令,將所述指定虛擬機的系統緩存數據發送至底層存儲系統;
獲取所述底層存儲系統對用于存儲所述系統緩存數據的目標卷進行打快照操作后生成的對應的快照數據;
基于所述快照數據,對所述快照數據進行數據復制處理,得到對應的復制數據;
將所述復制數據備份至預設的備份存儲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與所述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步驟之前,包括:
獲取預設的備份代理程序;
將所述備份代理程序發送至所述指定虛擬機,以及將與所述備份代理程序對應的執行啟動指令發送至所述指定虛擬機,以使得所述指定虛擬機在成功執行啟動所述備份代理程序后生成所述備份代理客戶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當前時間處于預設的備份時間段內時,與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步驟之前,包括:
獲取所述指定虛擬機在預設時間周期的指定時間段內的資源消耗數據;
對所述預設時間周期、所述指定時間段與所述資源消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生成相應的資源消耗統計表;
基于所述資源消耗統計表,分別獲取所述指定虛擬機在所述預設時間周期中每一天的資源消耗數據為0的第一時間段;
計算所有所述第一時間段的交集,得到對應的第二時間段;
將所述第二時間段作為所述備份時間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當前時間處于預設的備份時間段內時,與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步驟,包括:
獲取預先輸入的備份信息,其中所述備份信息攜帶備份開始時間與需要進行備份的指定虛擬機;
判斷所述備份開始時間是否處于所述備份時間段內;
若所述備份開始時間處于所述備份時間段內,則在當前時間到達所述備份開始時間時,與所述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備份時間段包括備份起始端時間與備份末尾端時間,所述在當前時間到達所述備份開始時間時,與所述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步驟之前,包括:
獲取所述備份時間段中包含的所述備份末尾端時間;
計算所述備份末尾端時間與所述備份開始時間的差值;
獲取預設的正常備份時間閾值;
判斷所述差值是否大于所述正常備份時間閾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正常備份時間閾值,則生成在當前時間到達所述備份開始時間時,與所述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第一連接指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虛擬機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當前時間處于預設的備份時間段內時,與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步驟之前,包括:
向所述指定虛擬機發送狀態檢測包;
判斷是否在預設時間段內接收到所述指定虛擬機返回的與所述狀態檢測包對應的反饋信息;
若在預設時間段內接收到所述指定虛擬機返回的所述反饋信息,判定所述指定虛擬機當前處于正常狀態,并生成在當前時間處于預設的備份時間段內時,與指定虛擬機內預設的備份代理客戶端建立通訊連接的第二連接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778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