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浮標裝置及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6260.1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99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玉杰;劉培學;劉紀新;姜寶華;曹愛霞;趙梅蓮;牛海春;陳會偉;秦富貞;劉樹美;王姣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黃海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B22/00 | 分類號: | B63B22/00;G01D21/02;H04N5/76;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潤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趙以芳 |
| 地址: | 266427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剖面 探測 浮標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浮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2)和安裝倉(5),所述機殼(12)內通過螺釘安裝有無線收發模塊(7),所述機殼(12)的底部通過安裝座分別安裝有等離子電池(8)和GPS定位器(10),所述GPS定位器(10)的一端通過定位支架設置有單片機控制器(11),所述單片機控制器(11)的一側通過螺釘安裝有位移傳感器(21),所述機殼(12)的外側套設有PP彈性套(9),且PP彈性套(9)內設置有氣囊體(20),所述PP彈性套(9)的底端一側通過安裝板安裝有正反轉水泵(18),所述機殼(12)的一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檢測桿(14),所述檢測桿(14)的一端部通過安裝座安裝有防水智能攝像頭(17),所述檢測桿(14)內通過螺釘依次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5)、鹽度測量傳感器(16),所述機殼(12)的另一端通過連接套(6)連接安裝倉(5),所述安裝倉(5)內通過限位座安裝有驅動馬達(3),所述安裝倉(5)的一側焊接平衡塊(4);
所述平衡塊(4)的一側設置有尾倉(2),且尾倉(2)內設置有螺旋槳(1),所述驅動馬達(3)的輸出軸連接螺旋槳(1)。
2.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剖面探測浮標裝置,其特征在于,探測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技術人員編制探測專項實施方案,并且編制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探測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
步驟二:利用單片機控制器(11)控制正反轉水泵(18)將水體抽入到氣囊體(20)內,使探測浮標裝置下沉到水下指定的深度;
步驟三:該裝置的單片機控制器(11)收到在水面上隨洋流飄移的冰基浮標裝置的中央控制單元發出指令后立即喚醒;
步驟四:在單片機控制器(11)的控制下,正反轉水泵(18)向外抽水,整個裝置因重量減小而上升,即時進行若干次溫度、鹽度和壓力測量;當裝置浮出液面時,完成由水下一定深度到液面的剖面測量;
步驟五:利用驅動馬達(3)使裝置水平移動到指定距離,防水智能攝像頭(17)將前進的畫面進行攝錄,便于人員進行查看,完成該點處豎直方向的剖面測量;
步驟六:將測量得到的溫度、鹽度和壓力數據傳輸到單片機控制器(11)內分析處理后傳輸到無線收發模塊(7)內,最終傳輸到外部顯示器上;
步驟七:檢測人員將數據整理成冊,并且換人進行驗算,得出結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轉水泵(18)的工作端位于氣囊體(20)內,所述正反轉水泵(18)的輸入端與單片機控制器(11)的輸出端通過導線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5)和鹽度測量傳感器(16)的檢測端位于檢測桿(14)的底端。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器(11)的輸出端與無線收發模塊(7)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單片機控制器(11)的輸入端與壓力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5)、鹽度測量傳感器(16)的輸出端通過導線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器(10)和位移傳感器(2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器(11)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器(11)的輸出端通過導線連接驅動馬達(3)的接線輸入端,所述等離子電池(8)的輸出端通過導線連接單片機控制器(11)、正反轉水泵(18)和驅動馬達(3)的輸入端。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彈性套(9)的外表層設置有防腐層(19),且防腐層(19)為有機硅涂層。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下剖面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2)的外表層噴涂有聚四氟乙烯防水涂料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黃海學院,未經青島黃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626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