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終端以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4648.8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7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錢靜;彭樹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40;G06N3/08;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魏毅宏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識別 方法 系統 終端 以及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終端以及存儲介質。包括:對動態視頻進行人臉捕捉并截圖,獲取靜態人臉圖片;對所述靜態人臉圖片進行特征值提取,生成特征矩陣;將所述特征矩陣輸入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通過所述BP神經網絡輸出人臉識別結果;所述BP神經網絡包括輸入層、隱含層以及輸出層,輸入數據從所述輸入層的所有的神經元進入,在所述隱含層中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輸入所述輸出層的每個神經元進行計算,得到人臉識別結果。本申請通過對人臉圖片進行人臉特征提取,生成特征矩陣,并利用BP神經網絡采用逆向傳播算法進行人臉識別,能極大的提高人臉識別效率以及識別精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終端以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的發展,到如今,人臉識別已進入國內外的高速發展期。人臉識別能夠快速發展主要在于其能夠快速的帶動相關學科的進步,由于人臉識別是一個非常復雜且涉及多方面技術的結合體,通常會涉及到最經典的圖像模式處理、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科學方面的認識、生理學、心理學、AI、數學邏輯計算等多種學科的結合交叉,搭成一個全新的領域,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結合AI,可以引領社會進入更高層次的生活條件中。同時,人臉識別技術具有相當大的應用潛力,目前,人臉識別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例如手機人臉解鎖、門鎖人臉識別、公安運用人臉識別破案以及吃飯“刷臉”等,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人臉識別的研究具有非常實用的意義。
現有技術中,主要的人臉識別方法包括幾何特征的人臉識別方法、判別分析法(Fisher)、模板匹配法、特征臉法(Eige naface)、獨立主元分析法(LCA)、隱馬爾可夫方法(HMM)、支持向量機法(SVM)、奇異值分解法(SVD)、彈性圖匹配方法及神經網絡方法等,但由于人臉識別過程中會受到人的表情扭曲、喜怒哀樂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上述方法都存在較多的限制性條件,不能很好的進行人臉識別。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終端以及存儲介質,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臉識別方法,包括:
對動態視頻進行人臉捕捉并截圖,獲取靜態人臉圖片;
對所述靜態人臉圖片進行特征值提取,生成特征矩陣;
將所述特征矩陣輸入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通過所述BP神經網絡輸出人臉識別結果;所述BP神經網絡包括輸入層、隱含層以及輸出層,輸入數據從所述輸入層的所有的神經元進入,在所述隱含層中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輸入所述輸出層的每個神經元進行計算,得到人臉識別結果。
本申請實施例采取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對動態視頻進行人臉捕捉并截圖,獲取靜態人臉圖片還包括:
采用灰度化及中值濾波對所述靜態人臉圖片進行預處理。
本申請實施例采取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采用灰度化及中值濾波對所述靜態人臉圖片進行預處理包括:
對所述靜態人臉圖片進行灰度處理,將所述靜態人臉圖片轉換成灰度矩陣;
將所述灰度矩陣切割為預定數量的小矩陣;
對所述切割后的小矩陣進行降緯處理。
本申請實施例采取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BP神經網絡采用tansig函數作為所述輸入層與隱含層的傳遞函數,采用purelin線性函數作為所述隱含層與輸出層的傳遞函數,采用Sigmoid函數作為所述輸入層到隱含層的激活函數,采用Purelin線性函數作為所述隱含層到輸出層的激活函數。
本申請實施例采取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輸出層節點數為人臉的類別數,所述隱含層節點數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46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