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坩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4547.0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5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許榮玉;張柯;蔣保林;葉國晨;唐躍躍;魏放;王玄玄;趙銀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4/10 | 分類號: | F27B14/10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221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坩堝 | ||
1.一種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內鍋、石墨內鍋外壁、自適應層、鎂砂外鍋;
其中石墨內鍋位于最內層,用于與金屬熔液直接接觸;
石墨內鍋外壁固定在石墨內鍋的外側,石墨內鍋外壁的為蜂窩狀;
所述蜂窩孔內填充填充料,所述填充料包括金屬粉、鎂砂粉和石墨粉;所述填充料按體積比計算,金屬粉30-60份、鎂砂粉35-45份、石墨粉5-10份;所述金屬粉的熔點在800-1200度;
所述填充料填充蜂窩孔軸向的1/2-2/3;
所述鎂砂外鍋由鎂砂和水玻璃燒結制成,位于石墨內鍋外壁外側;
所述鎂砂外鍋填充蜂窩孔剩余的空間;
所述鎂砂外鍋從蜂窩孔外立面至鎂砂外鍋的外壁之間的厚度為5-1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每個蜂窩孔的軸線均向坩堝底側傾斜,蜂窩孔軸線相對于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中角度較小的角的角度范圍10-2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蜂窩孔的最大內徑10mm,最小內徑3mm,蜂窩孔是石墨坩堝直接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蜂窩孔的壁厚在2-5mm范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所屬金屬是單一的金屬,或是多種金屬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單一金屬時銅。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金屬為銅、鐵、鋁的組合,按體積比15-25份的鋁與50-70份的銅以及15-20份的鐵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鎂砂粉的粒徑在0.075-0.1mm之間;石墨粉的粒徑在0.075-0.1mm之間;填充料在金屬熔融的情況下加入鎂砂粉和石墨粉充分攪拌制成,直接澆注在蜂窩孔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鎂砂外鍋的鎂砂的粒徑在1-3mm范圍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適應坩堝,其特征在于,鎂砂外鍋使用鎂砂、水玻璃以及石墨纖維混合燒結制成;在填充料填充蜂窩孔之后再將混合號的鎂砂、水玻璃或是鎂砂、水玻璃、石墨纖維混合好涂覆在石墨內鍋外壁上之后進行燒結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45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低頻間歇技術提高能量路由器效率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便于安裝的水利格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