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井取油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4287.7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2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文霞 |
| 主分類號: | E21B43/00 | 分類號: | E21B43/00;E21B34/02;E21B17/00;E21B23/00;F04D25/06;F04D13/06;F04D29/18;F04D29/20;F04D29/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井 油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井取油機,其結構包括電機、油缸、出油嘴、取油裝置、外基井、外固定管、輸油管、滑環、伸縮取油管,本發明具有的效果:電機和油缸與取油裝置相配合,油缸控制活動立桿下降時,液輪脫離傳動直軸,氣框中的閥板開啟,此時電機帶動葉輪轉動,往外固定管和輸油管之間形成的型腔灌注空氣,使滑環帶動伸縮取油管向下垂直伸出,以保證輸油管始終能夠與油層中的石油接觸,需要抽取石油時,油缸控制活動立桿上升,使液輪與傳動直軸連接,氣框中的閥板閉合,此時電機帶動液輪轉動,通過伸縮取油管和輸油管將石油抽出,使石油從出油嘴中流出回收,從而利于石油在油層中油量減少的情況下,快速提取油層中原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取油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種油井取油機。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產量高、油層埋藏很深的油田被發現,原來那套人工提撈的方法無法在這些油井上使用,所以逐漸被淘汰,自噴采油和各種人工舉升采油的方法應運而生,一口油井用鉆井的方法鉆孔、下入鋼管連通到油層后,原油就會像噴泉那樣沿著油井的鋼管自動向地面噴射出來,油層內的壓力越大,噴出來的油就越快、越多,到了開發的中后期,油層的壓力會逐漸減小,不足以將地層內的原油驅替到井底并舉升到地面,且固定在油井的油管底端無法與原油接觸,導致需要往油層注入天然氣或者水,來使原油上浮,往油層注入天然氣或者水工程量較大,不利于快速提取油層中的原油,因此需要研制一種油井取油機,以此來解決到了開發的中后期,油層的壓力會逐漸減小,不足以將地層內的原油驅替到井底并舉升到地面,且固定在油井的油管底端無法與原油接觸,導致需要往油層注入天然氣或者水,來使原油上浮,往油層注入天然氣或者水工程量較大,不利于快速提取油層中原油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油井取油機,其結構包括電機、油缸、出油嘴、取油裝置、外基井、外固定管、輸油管、滑環、伸縮取油管,所述的外基井內部設有外固定管,所述的外固定管和外基井連接,所述的外固定管內部中心位置設有輸油管,所述的輸油管和外固定管相配合,所述的輸油管和外固定管之間設有伸縮取油管,所述的伸縮取油管頂部設有滑環,所述的滑環和伸縮取油管連接,所述的伸縮取油管通過滑環與輸油管和外固定管采用滑動配合,所述的外基井頂部設有取油裝置,所述的取油裝置安裝在外基井頂部,并且與輸油管連接,所述的取油裝置兩側均設有出油嘴,所述的出油嘴和取油裝置連接,所述的取油裝置頂部設有電機,所述的電機和取油裝置相配合,所述的電機兩側均設有油缸,所述的油缸和取油裝置相配合。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取油裝置包括有葉輪、油氣切換機構、側氣管、活動立桿、導氣管、導油管、固定框架、氣體引導機構,所述的固定框架中心位置設有油氣切換機構,所述的油氣切換機構安裝在固定框架上,所述的油氣切換機構內部設有葉輪,所述的葉輪和油氣切換機構相配合,所述的油氣切換機構外圈上設有側氣管,所述的側氣管和油氣切換機構相配合,所述的固定框架底部設有氣體引導機構,所述的氣體引導機構安裝在固定框架底部,所述的固定框架外圈上設有導氣管,所述的側氣管通過側氣管與氣體引導機構連接,所述的固定框架內部設有兩根導油管,所述的導油管安裝在油氣切換機構上并且與出油嘴連接,所述的固定框架頂部設有活動立桿,所述的活動立桿垂直設置在固定框架上并且二者采用滑動配合。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油氣切換機構包括有夾持結構、夾持傳動結構、傳動直軸、氣罩、從動活動桿、液罩、抽油結構,所述的氣罩中心位置設有傳動直軸,所述的傳動直軸和氣罩活動連接,所述的氣罩下方設有液罩,所述的液罩內部設有抽油結構,所述的液罩和抽油結構相配合,所述的液罩頂部設有從動活動桿,所述的從動活動桿和液罩采用滑配合,并且與抽油結構相配合,所述的抽油結構上方設有夾持結構和夾持傳動結構,所述的夾持結構和夾持傳動結構相配合,且安裝在傳動直軸底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文霞,未經陳文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428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支付防轉接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B-Mo-C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