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像素驅動電路及LTPO顯示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4186.X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70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蔡振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25 | 分類號: | G09G3/3225;G09G3/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張曉薇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像素 驅動 電路 ltpo 顯示 面板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像素驅動電路及LTPO顯示面板,該像素驅動電路通過調制單元形成與驅動單元的控制端連接的補償單元和復位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調制柵極以及從每一調制柵極引出調制引線,并通過調制引線引入調制電壓施加到每一調制柵極上,通過調節調制電壓的大小,以對補償單元和復位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進行補償。該像素驅動電路適用于LTPO顯示面板,當LTPO顯示面板的像素電路的補償單元和復位單元中薄膜晶體管采用氧化物薄膜晶體管時,能利用該像素驅動電路對補償單元和復位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進行補償,減小補償單元和復位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漏電流,提高驅動單元的控制端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顯示均一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像素驅動電路及LTPO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顯示技術由于結合了低溫多晶硅(LTPS)和氧化銦鎵鋅(IGZO)兩種薄膜晶體管,因此可以使顯示面板同時具有強驅動能力和低功率消耗的特點,同時適用于高頻顯示和低頻顯示,已經越來越成為顯示面板中炙手可熱的技術。
在LTPO顯示面板中,由于IGZO薄膜晶體管比LTPS薄膜晶體管的遷移率低、漏電流小,因此通常將IGZO薄膜晶體管作為像素驅動電路中易漏電處的薄膜晶體管,例如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連接的薄膜晶體管,以防止低頻驅動時驅動薄膜晶體管柵極的電荷漏走,從而使像素驅動電路適于實現低頻驅動,降低顯示面板的功耗。
但是,LTPO顯示面板在制作過程中,IGZO薄膜晶體管極易受到LTPS薄膜晶體管制程的影響而發生閾值電壓漂移而導致漏電流增大,影響驅動薄膜晶體管的穩定;另外,由于不同LTPO顯示面板中不同像素的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漂移情況都存在差異,因此很難用同一像素驅動電路來解決不同程度的閾值電壓漂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適用于LTPO顯示面板的像素驅動電路,能夠根據LTPO顯示面板中不同像素的薄膜晶體管的不同程度的閾值電壓漂移情況,對其中的IGZO薄膜晶體管進行相應的調制,從而減小IGZO薄膜晶體管的漏電流,提高顯示面板的均一性。
發明內容
為了能夠對LTPO顯示面板中的IGZO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漂移進行補償,本申請提供一種像素驅動電路,該像素驅動電路包括:驅動單元、數據寫入單元、補償單元、復位單元、調制單元和發光器件;
所述驅動單元的控制端連接第一節點,所述驅動單元的輸入端通過第二節點接入恒壓高電位,所述驅動單元的輸出端連接第三節點;
所述數據寫入單元的控制端連接第一掃描信號線,所述數據寫入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數據信號線,所述數據寫入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節點;
所述補償單元的控制端連接第二掃描信號線,所述補償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節點,所述補償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節點;
所述復位單元的控制端連接復位信號線,所述復位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復位信號線,所述復位單元的輸出端連接參考信號線;
所述發光器件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三節點,所述發光器件的陰極接入恒壓低電位;
所述調制單元用于分別形成所述補償單元的和所述復位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調制柵極,以及分別由每一所述調制柵極引出調制引線,所述調制引線用于引入調制電壓施加到每一所述調制柵極上,以對所述復位單元中和所述補償單元中的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進行補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制引線用于引入調制信號線或者連接所述參考信號線,并通過所述調制信號線或所述參考信號線引入所述調制電壓。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制電壓的大小與所述閾值電壓的漂移量成正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41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