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頁巖油試油返排階段地面處理集成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3469.2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3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園;朱國承;霍富永;李姝儀;王昌堯;龐永莉;王晗;朱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0 | 分類號: | E21B43/00;E21B43/26;E21B21/01;E21B21/06;E21B21/10;E21B21/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孫齊 |
| 地址: | 710018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頁巖 試油 階段 地面 處理 集成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頁巖油試油返排階段地面處理集成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井場來液管匯、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輸出管線、放空總匯管、井場套管來氣管匯、伴生氣輸出總匯管、儲水器和污油回收一體化集成裝置。本發明可在井場完成脫水,將原油含水率降至35%以下后集輸或拉運至地面系統,采出水在大井組就地儲存回用至附近壓裂井場。裝置采用橇裝設計,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操作方便,后期可根據實際需求,將裝置移至其他新開發區塊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頁巖油油田原油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頁巖油試油返排階段地面處理集成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長慶油田頁巖油采用水平井壓裂開發方式,目前面臨采油井初期放噴階段采出物高含水、高液量(單井最高約100m3/d),初期階段時間長(最高239天),采出物含水率高(50%~100%)、構成復雜(含壓裂液及各種藥劑等)。地面系統運行困難,大量產出水無法回收利用,直接輸至下游站場,會增加下游站場的負荷,降低集輸系統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頁巖油井場伴生氣無法回收、下游站場加熱能耗過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頁巖油試油返排階段地面處理集成裝置及方法,本發明適用于具有壓力高、液量波動大、含水率早期高的頁巖油水平井生產,在井場完成脫水,將原油含水降至35%以下后集輸或拉運至地面系統,采出水在大井組就地儲存回用至附近壓裂井場。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頁巖油試油返排階段地面處理集成裝置,包括井場來液管匯、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輸出管線、放空總匯管、井場套管來氣管匯、伴生氣輸出總匯管、儲水器和污油回收一體化集成裝置;
所述的井場來液管匯與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通過管線連接,該管線上依次設有過濾器和第一減壓閥,過濾器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的第一閥門、過濾器和第二閥門串聯后并聯連接有第三閥門;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側端的出口通過第二減壓閥與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連接,所述的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的側面出口與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輸出管線連接,該管線上設置有第一絕緣接頭;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下端的一個出口與儲水器連通;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下端的另一個出口與污油回收一體化集成裝置上端的進口連通,污油回收一體化集成裝置側面出口與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的進口連通;緩沖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的下端出口與污油回收一體化集成裝置的進口連通;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上端的一個出口通過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放空管線與放空總匯管連接,放空總匯管上設有阻火器;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上端的另一個出口與伴生氣輸出總匯管連接;
所述的井場套管來氣管匯出口分三路管線,第一路管線與伴生氣輸出總匯管連接,該管線上依次設置有第六閥門、流量計和第七閥門;第二路管線與第一路管線并聯設置,第二路管線上設置有第五閥門;第三路管線上設置有第四閥門,第三路管線與放空總匯管連接且連接處位于阻火器的上游。
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與伴生氣輸出總匯管通過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伴生氣輸出管線連接;該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伴生氣輸出管線上設有第二絕緣接頭。
所述的伴生氣輸出總匯管上設有第三絕緣接頭,所述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伴生氣輸出管線與第三絕緣接頭的進口端連通。
所述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的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水出口與儲水器通過井場返排液處理一體化集成裝置水管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34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