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3442.3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62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征蘭;范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仁千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錦信誠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謝艷紅 |
| 地址: | 213017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線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含有機金屬復合物的改性塑料通過模內注塑的方式成型;利用激光鐳雕的方式在天線振子主體上形成設定的圖案,圖案在激光的投射下釋放出金屬粒子;對形成圖案的天線振子主體進行化學鍍;圖案所在位置處在注塑成型后形成凹陷區域,包括成α夾角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在圖案的全路徑上首先進行第一側壁的激光鐳雕,再進行第二側壁的激光鐳雕。本發明中的金屬結構通過形狀的控制可起到與原有的金屬材質的振子同樣的作用,且通過注塑部分可保證形狀的穩定性,有效降低了振子的成本和重量,另外本發明中通過將圖案分為兩部分,有效的解決了注塑件形變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從1G到5G,天線長度越來越小,但產品的復雜程度卻在不斷提高,天線振子用于導向和放大電磁波,是基站天線的核心器件,5G時代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的應用,通過多束信號疊加,不但能提升增益,還可以降低單天線發射功率,平衡能耗和成本,在對抗信號衰減上更具穩定性。
目前,單面天線的振子數量從4G最多16個大幅增加至64、128甚至256個,且振子的材料均為金屬,使用金屬制造的振子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造價昂貴且重量過大,對天線的重量控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工程應用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使其更具有實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中提供了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從而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5G天線振子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將含有機金屬復合物的改性塑料通過模內注塑的方式成型,形成天線振子主體;
利用激光鐳雕的方式在所述天線振子主體上形成設定的圖案,所述圖案在激光的投射下釋放出金屬粒子;
對形成所述圖案的天線振子主體進行化學鍍,從而依據所述圖案在所述天線振子主體上形成立體的金屬結構;
其中,天線振子主體上的所述圖案所在位置處在注塑成型后形成凹陷區域,所述凹陷區域包括成α夾角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在激光鐳雕過程中在所述圖案的全路徑上首先進行第一側壁的激光鐳雕,再進行第二側壁的激光鐳雕。
進一步地,α角滿足120°≤α≤140°。
進一步地,針對所述第一側壁的第一激光的入射角β滿足β=α/2,并沿所述第一側壁傾斜向下的方向入射。
進一步地,針對所述第二側壁的第二激光的入射角γ滿足10°≤γ≤30°,其中,針對第一側壁的激光功率大于針對第二側壁的激光功率。
進一步地,在進行所述化學鍍之前,對激光鐳雕完成的所述天線振子主體進行清洗。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依次包括酸洗和水洗。
進一步地,所述酸洗采用鹽酸或硫酸進行。
進一步地,所述水洗進行至少兩次。
進一步地,在所述改性塑料熔融前需要進行烘料工序。
進一步地,針對所述第一側壁的激光鐳雕在所述天線振子主體的溫度降至室溫后進行。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仁千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常州仁千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34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