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含水率檢測方法及其模型構建方法、介質和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3346.9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4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斌;林惜才;劉少群;韓重陽;梁榮軒;羅安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27 | 分類號: | G01N21/27;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鄭浦娟 |
| 地址: | 51064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含水率 檢測 方法 及其 模型 構建 介質 設備 | ||
本實施例公開了茶葉含水率檢測方法及其模型構建方法、介質和設備,首先獲取作為樣本的茶葉葉片的高光譜數據,并且獲取其通過干燥法處理得到的含水率;及其與每片茶葉葉片正面、反面的高光譜數據以及每片茶葉葉片含水率的對應關系,分別建立第一回歸模型MA、第二回歸模型MB、第三回歸模型MC、第四回歸模型MD;驗證第一回歸模型MA、第二回歸模型MB、第三回歸模型MC和第四回歸模型MD的準確性,將準確性最高的作為茶葉含水率檢測模型。本發明可以簡單、快速、準確、無損的檢測出茶葉含水率,并且具有重現性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方法及其模型構建方法、介質和設備。
背景技術
茶葉含水量的多少和茶葉品質有密切關系,當含水量在6%-7%間,茶葉的品質比較穩定,當含水量超過8%的茶葉易陳化,當茶葉含水量超過12%時茶葉易霉變。因此在茶葉加工完成后,對茶葉的含水率檢測非常重要。
目前現有技術中對茶葉含水率的檢測包括:
(1)人為觸碰并且施加力到茶葉上,根據茶葉聲響判定茶葉的含水率。這種方法需要測試人員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由于是靠感官來確定的,獲取到的茶葉含水率的準確度會比較低。
(2)通過去干燥法進行測量,具體需要先記錄茶葉干燥前質量,對茶葉進行干燥處理后,記錄茶葉干燥后的直流,根據茶葉干燥前后的直流計算茶葉干燥前的含稅率。這種方式相比前一種,含水率測試的準確度會提高很多,但是需要對茶葉進行干燥處理,處理后的茶葉有可能就不符合相關要求,這是一種對茶葉有損的測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模型方法,該方法可以簡單、快速、準確、無損的檢測出茶葉含水率,并且具有重現性好的優點。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模型構建裝置。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系統。
本發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存儲介質。
本發明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設備。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茶葉含水率檢測模型構建方法,包括:
通過高光譜圖像采集系統采集到作為樣本的茶葉葉片的高光譜數據;
獲取到每片茶葉葉片樣本正反兩面的高光譜數據;
針對于每片茶葉葉片樣本,獲取其通過干燥法處理得到的含水率;
通過各片茶葉葉片樣本正面的高光譜數據和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含水率,擬合建立第一回歸模型MA;
通過各片茶葉葉片樣本反面的高光譜數據和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含水率,擬合建立第二回歸模型MB;
針對各片茶葉葉片樣本,通過其正面高光譜數據和反面高光譜數據計算平均高光譜數據,通過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平均高光譜數據和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含水率,擬合建立第三回歸模型MC;
通過各片茶葉葉片樣本正面的高光譜數據與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含水率、各片茶葉葉片樣本反面的高光譜數據與各片茶葉葉片樣本的含水率,擬合建立第四回歸模型MD;
驗證第一回歸模型MA、第二回歸模型MB、第三回歸模型MC和第四回歸模型MD的準確性,將準確性最高的作為茶葉含水率檢測模型。
優選的,在一定數量的茶葉葉片樣本排列置于樣品池中時,通過高光譜圖像采集系統采集高光譜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農業大學,未經華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33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需人工操作的板材封邊裝置
- 下一篇:膠輥加熱塑性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