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弓網非接觸式硬點檢測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2714.8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8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陶前林;孫永路;黎焱卿;程濤;董升輝;孫建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中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0 | 分類號: | G01B11/00;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闞夢詩 |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城市 軌道交通 弓網非 接觸 式硬點 檢測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弓網非接觸式硬點檢測方法,包括:使用工業相機獲取不同時刻激光打在受電弓上的像素點圖像;根據像素點圖像中的像素點的位置變化,以及像素點圖像與現實坐標系的對應的關系,獲取受電弓的實際位移;根據受電弓的實際位移確定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在垂直加速度大于50倍的重力加速度時,確定受電弓出現弓網硬點。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城市軌道交通弓網硬點的檢測方法測量精度不足及安裝難度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弓網硬點檢測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弓網非接觸式硬點檢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弓網硬點是受電弓的接觸懸掛或接觸線上的某些部分有彈性形變或附加重量,例如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受電弓高速運行通過時會出線不正常的升高或降低,甚至出線撞弓、碰弓現象。目前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弓網硬點的檢測方法,多采用在受電弓上安裝傳感器來實現硬點檢測,傳感器的安裝環境較為苛刻,需在DC1500V高壓、列車沖擊振動的環境下工作,在絕緣防護以及電磁干擾的條件下,測量精度不足以及安裝難度大。最主要的因素是對受電弓的結構有一定改動且增加整個受電弓的重量等因素,可能影響受電弓的受流質量,嚴重的話影響到列車行駛安全,而且后期的維護以及保養也較為困難。
針對相關技術中,城市軌道交通弓網硬點的檢測方法測量精度不足及安裝難度大的問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弓網非接觸式硬點檢測的方法,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城市軌道交通弓網硬點的檢測方法測量精度不足及安裝難度大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弓網非接觸式硬點檢測方法,包括:使用工業相機獲取不同時刻激光打在受電弓上的像素點圖像;根據所述像素點圖像中的像素點的位置變化,以及所述像素點圖像與現實坐標系的對應的關系,獲取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根據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確定所述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在所述垂直加速度大于50倍的重力加速度時,確定所述受電弓出現弓網硬點。
可選地,所述使用工業相機獲取不同時間點時激光打在受電弓上的像素點圖像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標定棋盤分別放置在所述工業相機前方多個不同的位置,針對每個所述位置分別拍攝至少一張照片;使用拍攝的所述照片,對所述工業相機進行標定,得到所述工業相機的標定參數。
可選地,所述使用拍攝的所述照片,對所述工業相機進行標定,得到所述工業相機的標定參數包括:將所述標定棋盤放置于所述工業相機前方,其中,所述標定棋盤距離所述工業相機的水平距離為W,垂直距離為H,與所述工業相機的中軸線的偏離值為L,W與所述受電弓到所述工業相機的距離相等;將H均勻設置為大于所述受電弓最小高度且小于所述受電弓最大高度的不同值,并拍攝第一照片,將所述第一照片進行標定,得到所述標定棋盤的中心在所述第一照片中的不同位置對應的H值;將H均勻設置為大于所述受電弓的最小垂直位移且小于最大垂直位移的不同值,并拍攝第二照片,將所述第二照片進行標定,得到所述標定棋盤的中心在所述第二照片中的不同位置對應的L值。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像素點圖像中的像素點的位置變化,以及所述像素點圖像與現實坐標系的對應的關系,獲取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包括:獲取所述激光打在所述受電弓的碳滑板上的光斑在所述像素點圖像中的變化,其中,所述光斑在所述像素點圖像中形成所述像素點;通過統計所述像素點圖像中,所述像素點相對于所述受電弓的底座變化的數量及距離,確定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確定所述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包括:對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進行二階微分得到所述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受電弓的實際位移確定所述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包括:通過以下公式獲取所述受電弓的垂直加速度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中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未經合肥中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27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