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2223.3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0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燕;金兌映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中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陳曦 |
| 地址: | 124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角度 解析度 鏡頭 | ||
本發明的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側到像面依次布置的五片透鏡,第一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光焦度,其物側表面為凸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第三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第四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凸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且滿足以下條件式:TTL/EFL2,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成像面之間的軸向距離,EFL為鏡頭的焦距;TTL/FBL6.7FBL為第五透鏡像側表面鏡片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到成像面的距離;CT S8/TD0.17TD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到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的軸向距離,CT S8為第四透鏡中心厚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鏡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鏡頭拍攝越來越要求視野寬廣。這就需要廣角鏡頭的作用,廣角鏡頭焦距比標準鏡頭短,但視角廣。隨著技術發展,鏡頭需要在具有廣角特性的同時滿足小型化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可以同時滿足廣角要求和小型化要求,可適用于手機等可適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
本發明的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側到像面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光焦度,其物側表面為凸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所述第四透鏡其像側表面為凸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鏡具有負光焦度,其像側表面為凹面,至少一個面為非球面;且滿足以下條件式:
TTL/EFL2
其中,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成像面之間的軸向距離,EFL為所述鏡頭的焦距;
TTL/FBL6.7
其中,FBL為第五透鏡像側表面鏡片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到成像面的距離;
CT S8/TD0.17
其中,TD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到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的軸向距離,CT S8為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
在本發明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中,所述鏡頭的視場角FOV滿足FOV115°。
在本發明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中,所述鏡頭還滿足以下關系式:
CT S6/CT S100.8
其中,CT S6為所述第三透鏡的中心厚度,CT S10為第五透鏡的中心厚度。
本發明的一種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采用了五片透鏡,通過合理分配各透鏡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鏡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鏡之間的軸上間距等,使得上述光學鏡頭具有超薄、小型化、廣角、低敏感度、高成像品質等至少一個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A是實施例1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軸上色差曲線圖;
圖2B是實施例1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像散曲線圖;
圖2C是實施例1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畸變曲線圖;
圖2D是實施例1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倍率色差曲線;
圖3是實施例2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A是實施例2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軸上色差曲線圖;
圖4B是實施例2的廣角度高解析度鏡頭的像散曲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中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遼寧中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22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安裝中央空調內機的安裝裝置及其安裝工藝
- 下一篇:一種微型望遠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