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射流沖擊磨設備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1465.0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4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照瑩;劉成梅;陳軍;劉偉;戴濤濤;李雨婷;梁瑞紅;李俶;羅舜菁;帥希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6 | 分類號: | B02C18/16;B02C19/06;B02C23/16;B02C2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高寧馨 |
| 地址: | 330077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物 組分 射流 沖擊 設備 方法 | ||
1.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射流沖擊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速切割粉碎機(A)和高壓射流磨(B)兩部分;所述高速切割粉碎機包括一級粉碎磨(3)和二級粉碎磨(4),二級粉碎磨(4)上端連接熱水輸送管,下端連接氣液分離器(6),氣液分離器(6)后端管道上裝有出料泵(7),出料泵(7)出口連接至高壓射流磨(B)的儲料罐(8),儲料罐(8)經過管道連接至自吸式離心泵(9),自吸式離心泵(9)出口通過管道與篩網(10)連接,篩網出口通過管道和三柱塞高壓泵(13)連接,所述三柱塞高壓泵(13)柱塞腔上端安裝有液壓表(14),所述三柱塞高壓泵(13)出口與微孔道噴嘴(15)水平相連;所述微孔道噴嘴(15)包括外殼(151)、支撐腳(152)、第一射流腔(153)、第二射流腔(154)、第一碰撞壁(155)、第二碰撞壁(156);所述第一射流腔位于連接三柱塞高壓泵(13)一側,所述第二射流腔位于出漿口一側;所述第一碰撞壁通過支撐腳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第一射流腔環繞所述第一碰撞壁設置;所述第二碰撞壁通過支撐腳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第二射流腔環繞所述第二碰撞壁設置;所述第一碰撞壁和第二碰撞壁均為五邊形,所述五邊形靠近外殼兩側的三條邊采用與長方形其中三條邊的位置關系相同的方式設置,五邊形靠近外殼中間的兩條邊設置成尖頭狀,所述第一碰撞壁的尖頭方向朝向第二碰撞壁,第二碰撞壁的尖頭方向朝向第一碰撞壁;所述第一射流腔(153)的內徑大于第二射流腔(154)的內徑, 所述第一射流腔流道內徑為100~140 μm,所述第二射流腔流道內徑為60~100 μm,所述第一射流腔和所述第二射流腔之間通過一段微流道連接,其內徑介于第一射流腔流道內徑和第二射流腔流道內徑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 射流沖擊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切割粉碎機(A)的進料機(1)上端裝有加料斗(2),加料斗(2)通過物料輸送管道與一級粉碎磨(3)呈直角安裝,一級粉碎磨(3)內的物料輸送帶連接至二級粉碎磨(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 射流沖擊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射流磨還包括流量監測器(11),所述流量監測器位于連接篩網(10)和三柱塞高壓泵(13)的管道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 射流沖擊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10)是由不銹鋼楔形絲與支撐條焊接而成,為一側開口的圓筒狀,目數為40~100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 射流沖擊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的目數為60目。
6.一種食物全組分制漿的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食物全組分制漿的射流沖擊磨設備,物料進入一級粉碎磨(3),一級粉碎磨(3)內的吸料式切割葉片對物料進行干法或濕法粉碎,然后物料進入到二級粉碎磨(4)內與熱水混合進行濕法粉碎,氣液分離器(6)將二級粉碎后的料液進行氣液分離,并通過出料泵(7)將料液泵至高壓射流磨(B)的儲料罐(8)中,料液通過儲料罐(8)進入到自吸式離心泵(9),經過篩網(10)過濾,三柱塞高壓泵(13)加壓,最后以高速液流的形式進入微孔道噴嘴(15),在所述微孔道噴嘴內形成高速射流,碰撞剪切達到超微粉碎的效果。
7.一種微孔道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道噴嘴(15)包括外殼、第一射流腔、第二射流腔、第一碰撞壁、第二碰撞壁、支撐腳;所述第一射流腔位于連接三柱塞高壓泵(13)一側,所述第二射流腔位于出漿口一側;所述第一碰撞壁通過支撐腳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第一射流腔環繞所述第一碰撞壁設置;所述第二碰撞壁通過支撐腳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第二射流腔環繞所述第二碰撞壁設置;所述第一碰撞壁和第二碰撞壁均為五邊形,所述五邊形靠近外殼兩側的三條邊采用與長方形其中三條邊的位置關系相同的方式設置,五邊形靠近外殼中間的兩條邊設置成尖頭狀,所述第一碰撞壁的尖頭方向朝向第二碰撞壁,第二碰撞壁的尖頭方向朝向第一碰撞壁,所述第一射流腔流道內徑為100~140 μm,所述第二射流腔流道內徑為60~100 μm,所述第一射流腔和所述第二射流腔之間通過一段微流道連接,其內徑介于第一射流腔流道內徑和第二射流腔流道內徑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14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晶冰糖結晶機
- 下一篇:一種耐沖擊型鋁合金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