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器組件以及尾氣后處理封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9810.7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6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濤濤;嚴才寶;葉威;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8 | 分類號: | F01N3/28;F01N3/20;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秦蕾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器 組件 以及 尾氣 處理 封裝 | ||
一種混合器組件,用以與尿素噴嘴相配合,所述混合器組件包括沿軸向延伸的混合管、位于所述混合管內的旋流管以及位于所述混合管內的多孔破碎管,所述旋流管包括內腔體、若干旋流片以及與所述內腔體相連通的若干氣流入口,所述尿素噴嘴用以向所述內腔體中噴射霧化的尿素液滴;所述旋流管與所述多孔破碎管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間隔設置。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混合器組件的尾氣后處理封裝。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將所述旋流管與所述多孔破碎管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間隔設置,尿素液滴會被噴射到混合管上,一方面延遲了尿素液滴接觸管壁的時間,另一方面增加了尿素液滴的覆蓋區域,從而降低了尿素結晶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器組件以及尾氣后處理封裝,屬于發動機尾氣后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尾氣后處理封裝通常包括混合器組件,所述混合器組件包括用以將尾氣與尿素液滴進行混合的旋流管,以促進尿素液滴的蒸發,降低尿素結晶風險,提高尾氣后處理封裝的性能。然而,如何降低尿素結晶風險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尿素結晶能力較強的混合器組件以及尾氣后處理封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合器組件,用以與尿素噴嘴相配合,所述混合器組件包括沿軸向延伸的混合管、位于所述混合管內的旋流管以及位于所述混合管內的多孔破碎管,所述旋流管包括內腔體、若干旋流片以及與所述內腔體相連通的若干氣流入口,所述尿素噴嘴用以向所述內腔體中噴射霧化的尿素液滴;所述旋流管與所述多孔破碎管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間隔設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旋流管對應于所述氣流入口所在區域的外表面呈錐形或者圓柱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多孔破碎管的至少一端設有若干安裝爪,所述安裝爪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內壁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合器組件還包括殼體以及與所述混合管相連接且位于所述混合管的上游的延伸管,所述殼體設有與所述氣流入口相連通的氣流腔體,所述延伸管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凸伸入所述氣流腔體內。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延伸管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氣流入口的外圍。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合器組件包括安裝在所述混合管內且套接在所述旋流管上的擋板,所述擋板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位于所述多孔破碎管與所述旋流片之間。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延伸管部分插入安裝在所述混合管中且通過焊接進行固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多孔破碎管的直徑大于所述旋流管的直徑。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旋流管靠近所述多孔破碎管的一端設有面向所述多孔破碎管的喇叭口。
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尾氣后處理封裝,其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與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相連且位于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下游的柴油顆粒捕集器、與所述柴油顆粒捕集器相連的混合器組件以及與所述混合器組件相連且位于所述混合器組件的下游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所述混合器組件為前述的混合器組件。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將所述旋流管與所述多孔破碎管沿所述混合管的軸向間隔設置,尿素液滴會被噴射到混合管上,一方面延遲了尿素液滴接觸管壁的時間,另一方面增加了尿素液滴的覆蓋區域,從而降低了尿素結晶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尾氣后處理封裝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混合器組件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混合器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98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