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9781.4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5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孟維偉;王旭清;劉開昌;徐杰;王娜;南鎮武;張賓;劉靈艷;林松明;趙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4 | 分類號: | A01C1/04;B65H3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種子 織機 | ||
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用于在播種過程中根據地面平整程度調節種子帶上種子間距。它包括沿移動方向依次設置的:纏繞盤,在纏繞盤上卷繞有種子帶;托輥,在托輥外壁上設有環槽;支撐臺,支撐臺上表面與種子帶接觸;在支撐臺上表面內設有凹槽,在支撐臺上設有與凹槽連通的訂書機安裝槽,在支撐臺下部設有收集腔;壓桿,壓桿活動設置在支撐臺上,壓桿為“7”字形結構,在壓桿豎直部分與支撐臺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壓桿水平部分置于凹槽上方;裁切連接單元,它用于對種子帶進行裁切后再連接;壓實單元,它包括上下設置的一對壓輥。本發明通過對種子帶進行裁切和重新連接,以調節某段種子帶上兩粒種子之間的間距,進而確保播種間距的均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播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
背景技術
種子帶的出現,可以同于實現等距播種,種子預先粘接在種子帶上,種子帶盤繞成卷,使用時將種子帶平鋪在地面上,然后將種子壓入土壤中,進而實現播種。但由于地面的不平整,種子帶鋪在土壤表面后,種子之間的水平距離忽大忽小,導致播種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用于在播種過程中根據地面平整程度調節種子帶上種子間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其特征是,它包括沿移動方向依次設置的:
纏繞盤,在纏繞盤上卷繞有種子帶;
托輥,在托輥外壁上設有環槽;
支撐臺,支撐臺上表面與種子帶接觸;在支撐臺上表面內設有凹槽,在支撐臺上設有與凹槽連通的訂書機安裝槽,在支撐臺下部設有收集腔;
壓桿,所述壓桿活動設置在支撐臺上,壓桿為“7”字形結構,在壓桿豎直部分與支撐臺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壓桿水平部分置于凹槽上方;
裁切連接單元,它包括鉸接設置在訂書機安裝槽內的訂書機、設置在訂書機與訂書機安裝槽內壁之間的電動伸縮桿、設置在訂書機上且朝向凹槽的切刀,電動伸縮桿伸長時驅動訂書機的部分伸入凹槽內與凹槽內壁接觸;在收集腔與凹槽之間設有撥動單元,用于將凹槽內裁切下來的種子帶撥動至收集腔內;
壓實單元,它包括上下設置的一對壓輥。
進一步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撐臺內的升降電機、固定在升降電機輸出端與壓桿豎直部分嚙合的齒輪。
進一步地,撥動單元包括設置在支撐臺內的擺動電機、固定在擺動電機輸出端的撥桿,在支撐臺內設有圓弧形的軌道槽,撥桿置于軌道槽內,軌道槽與凹槽和收集腔均連通。
進一步地,在收集腔的右端設有風扇,在收集腔的左端設有風孔。
進一步地,在收集腔的底部設有底板,底板第一端與支撐臺鉸接連接,底板第二端與支撐臺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在上側的壓輥外壁設有環槽,兩壓輥外壁接觸。
進一步地,在訂書機安裝槽內設有耳板,訂書機下端與耳板鉸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種子帶編織機,通過對使用狀態中的種子帶進行裁切和重新連接,以調節某段種子帶上兩粒種子之間的間距,進而確保播種間距的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3為支撐臺俯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6為壓桿側視圖;
圖7為撥桿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97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資產管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變電站倒閘操作票書寫夾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