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及儲糧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79561.1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8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曾長女;李皖皖;黃云帆;徐嘉晨;肖昭然;周飛;趙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7/00;F24F11/74;F24F11/89;F24T10/17;E04H7/22;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強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能源 綠色 系統(tǒng) 方法 | ||
1.一種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樁系統(tǒng)、能量轉換系統(tǒng)、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能源倉系統(tǒng);所述能源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所述糧倉設置于筏板上,所述筏板底部連接有所述能源樁系統(tǒng),所述能源樁系統(tǒng)通過能量轉換系統(tǒng)與所述能源倉系統(tǒng)連通,所述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置于所述能源倉系統(tǒng)中;所述能源樁系統(tǒng)埋設于地下低溫環(huán)境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樁系統(tǒng)包括埋設于地下的樁身,所述樁身內部埋設有雙U型換熱管,所述雙U型換熱管采用并聯(lián)的方式連接,且其交叉角度為9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倉系統(tǒng)包括所述糧倉,所述糧倉包括橫截面為圓環(huán)狀的倉壁,所述倉壁頂部固定安裝有倉頂,所述倉壁底部固定設置于所述筏板上;所述倉壁上方一側開設有進風口,所述倉頂上開設有出風口;所述糧倉內底部設置有地上籠。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轉換系統(tǒng)包括制冷機,所述制冷機的出風通道連通有上保溫風管和下保溫風管;所述上保溫風管末端與所述進風口連通,所述下保溫風管與所述地上籠連通;所述制冷機與所述雙U型換熱管循環(huán)連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雙U型換熱管頂部一端設置有進水口,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制冷機內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與所述出水口通過換熱管連通,所述水泵連接有降溫水簾,所述降溫水簾設置于所述制冷機的進風通道處,所述降溫水簾連接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與所述進水口通過管道連通。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溫風管靠近所述制冷機的一端安裝有第一控制閥,所述下保溫風管靠近所述制冷機的一端安裝有第二控制閥;所述第一控制閥和第二控制閥能夠分別控制風量通過上保溫風管和下保溫風管的大小。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籠采用十字形交叉結構設置;所述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分別設置于所述糧倉倉壁內側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糧倉內底部,十字形交叉的地上籠之間的區(qū)域設置有四個所述溫度傳感器,位于所述糧倉內底部的溫度傳感器設置于一虛擬圓位置處,虛擬圓的半徑是所述糧倉半徑的一半。
8.一種基于能源樁的綠色儲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能源樁系統(tǒng)內的冷水通過制冷機的水泵進入制冷機內的降溫水簾處,制冷機的進風通道通入外界空氣,當空氣經(jīng)過降溫水簾時空氣的熱能被帶走,降落下來的水溫度升,升溫后的水通過制冷機出水通道進入能源樁系統(tǒng),再通過地下溫度對其進行降溫;
步驟二,打開第一控制閥和第二控制閥,經(jīng)過降溫后的空氣經(jīng)出制冷機出風通道傳入上保溫風管、下保溫風管,并分別進入糧倉上部與下部,對糧倉內進行降溫;
步驟三,通過溫度傳感器監(jiān)測糧倉上、下部中空氣溫度及糧食的溫度;再通過對制冷機中水流速度及風機功率的調節(jié)達到適合糧食儲存的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河南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95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云端服務的調試方法、系統(tǒng)及裝置
- 下一篇:光學成像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