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次塑形的輸送機構以及鈷粉加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9270.2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79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安;朱治軍;萬小虎;梁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寒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14 | 分類號: | B22F1/14;B22F3/20;B22F3/00 |
| 代理公司: | 滁州創科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吳向青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次 輸送 機構 以及 加工 系統 | ||
1.一種二次塑形的輸送機構,包括用于輸送鈷泥條的輸送帶(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次塑形機構,所述二次塑形機構包括:
多個塑形組件,各所述塑形組件均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塑形板(38)以及第二塑形板(381),所述第一塑形板(38)以及第二塑形板(381)構成容納鈷泥條的塑形通道,所述輸送帶(2)的上方設有上蓋體(25),多個所述塑形通道并列設置于所述輸送帶(2)的上方,并位于上蓋體(25)內;
驅動組件,其包括驅動單元及傳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通過傳動單元驅動兩個所述條狀塑形板相對和相背離運動;
每個所述塑形通道的出料口區域均設有用于塑形鈷泥條的壓輥機構,所述壓輥機構包括第一壓輥(35)以及第二壓輥(36),所述上蓋體(25)上方開設的通槽內活動設置有活動連桿(32),所述第一壓輥(35)和所述第二壓輥(36)分別活動安裝于所述活動連桿(32)的兩端;
所述活動連桿(32)的一端活動設置有轉動環(30),且所述轉動環(30)位于所述第一壓輥(35)方向的一端,所述轉動環(30)上開設的槽內插接有楔形擋塊(311),所述楔形塊與所述楔形槽(3001)的插接運動帶動所述第一壓輥(35)上下擺動;
在進行調節推桿(26)的同時,也會帶動推桿(26)上相連接的楔形驅動桿(31)向遠離推桿(26)的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楔形驅動桿(31)上相連接的楔形擋塊(311)進入楔形槽(3001)內,由于楔形槽(3001)內的槽面與楔形擋塊(311)相接觸,從而在楔形擋塊(311)的移動下,會驅動轉動環(30)向上運動,從而與轉動環(30)相連接的活動連桿(32)的一端沿著旋轉軸向上移動,從而帶動相連接的第一壓輥(35)向上移動,且相對設置在活動連桿(32)另一端的第二壓輥(36)向下運動,此時第二壓輥(36)處于每個塑形組件中的兩個傳動帶(37)之間,且第二壓輥(36)與傳動帶(37)之間存在間隙,避免第二壓輥(36)與傳動帶(37)產生摩擦,此時即將每個塑形通道切換調節至第二塑形位置,第二壓輥(36)的壓輥面,即為第二塑形位置時鈷泥條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單元包括轉動軸桿(34),每兩個塑形組件之間均設置有所述轉動軸桿(34),所述傳動單元還包括驅動轉軸(29),所述驅動轉軸(29)活動設置在上蓋體(25)的上方;
所述驅動轉軸(29)貫穿延伸至所述上蓋體(25)的下方并與所述轉動軸桿(34)固定連接;
對于每個所述轉動軸桿(34),相鄰兩所述塑形組件上的所述第一塑形板(38)以及第二塑形板(381)上分別固定設置有側邊調節板(33),所述轉動軸桿(34)的兩端分別連接于相鄰兩個側邊調節板(33)上開設的限位滑槽(3301)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體(25)的上方滑動設置有能夠沿上蓋體(25)寬邊方向往復移動的推桿(26),所述推桿(26)的外壁活動套接有加壓桿(28),且所述驅動轉軸(29)分別活動安裝于所述加壓桿(28)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形板(38)以及第二塑形板(381)上分別套設有傳動帶(3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擋塊(311)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傳動板,所述傳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推桿(26)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通道的進料口區域為沿著進料方向尺寸依次變小的構造。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體(25)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至少兩個座板(27),所述推桿(26)滑動設置在所述座板(27)上。
8.一種鈷粉加工系統,包括沿著加工方向依次布置的混料機構、第一輸送機構、擠壓成型機構以及第二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輸送機構為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輸送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寒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寒銳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927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工板鋼質門底部清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交交變頻裝置晶閘管故障診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