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5G智慧城市的新型智慧井蓋控制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9013.9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59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銀輝;鄭毅超;牟勁龍;李清華;陳堅;許澤萍;初麗質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鹽城智能終端產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 | 分類號: | G05B19/04;H04L29/08;H04W4/38;H04W4/70;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繼超 |
| 地址: | 224055 江蘇省鹽城***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慧 城市 新型 井蓋 控制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基于5G智慧城市的新型智慧井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智慧井蓋控制模塊、網絡傳輸模塊、數據中心和應用服務模塊;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所述智慧井蓋下的實時地下管道信息數據,并將所述實時地下管道信息數據發送至所述網絡傳輸模塊;
所述智慧井蓋控制模塊,用于向所述網絡傳輸模塊發送所述智慧井蓋的實時狀態信息數據,接收所述網絡傳輸模塊對所述智慧井蓋的控制命令,并實現對所述智慧井蓋的控制;
所述網絡傳輸模塊,用于接收實時信息數據,并通過5G無線通信技術將接收到的所述實時信息數據均上傳所述數據中心;其中,所述實時信息數據包括每個所述智慧井蓋下的實時地下管道信息數據以及每個所述智慧井蓋的實時狀態信息數據;
所述數據中心,用于實現所述網絡傳輸模塊所傳輸的所有所述實時信息數據的接入,并對所有所述實時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存儲、數據決策、數據分析及數據挖掘;
所述應用服務模塊,用于通過所述數據中心獲取所述實時信息數據,根據所述實時信息數據實現對所述智慧井蓋的交互控制;
所述智慧井蓋,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兩端呈開口狀;
上蓋板,所述上蓋板固定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頂端,且所述上蓋板呈鏤空的網格狀;
下蓋板,所述下蓋板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上蓋板的下方;所述下蓋板包括:蓋板框、支撐條和伸縮板,所述蓋板框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支撐條包括一個以上,且均勻并排固定于所述蓋板框內,與所述殼體的兩端開口方向垂直,所述伸縮板設于所述蓋板框與其相鄰的支撐條之間或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條之間,所述伸縮板的固定端與所述蓋板框固定連接,伸縮端的一側固定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滑動帶動所述伸縮板伸縮;
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置于所述支撐條端部,且密封設于所述蓋板框的側壁內部,所述第一電機驅動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
所述殼體的底部鉸接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對稱鉸接于所述殼體底部的兩端;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均通過液壓桿與所述支撐條的底部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5G智慧城市的新型智慧井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井蓋控制模塊安裝于所述智慧井蓋上;
所述智慧井蓋控制模塊包括井蓋控制器、液壓控制閥和語音報警器;
所述井蓋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智慧井蓋的變化,所述井蓋控制器密封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側壁內部,且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均與所述井蓋控制器電性連接;
所述液壓控制閥分別與所述井蓋控制器和所述液壓桿相連,用于控制所述液壓桿從而調節弧形板的開合程度調節水流流量;
所述語音報警器與所述井蓋控制器相連,用于接收報警指令,實現語音報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5G智慧城市的新型智慧井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傳感器單元和定位單元;
所述傳感器單元包括開關控制傳感器、紅外人體傳感器、有害氣體高性能傳感器、水流傳感器和氣壓高度傳感器;
所述開關控制傳感器與所述井蓋控制器電連接,用于接收所述井蓋控制器的控制命令,并與所述紅外人體傳感器、所述有害氣體高性能傳感器、所述水流傳感器和所述氣壓高度傳感器均電連接,用于控制各個傳感器的啟停;
所述紅外人體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是否有人從當前智慧井蓋經過;
所述有害氣體高性能傳感器用于實時獲取所述智慧井蓋下的地下管道內有害氣體含量;
所述水流傳感器用于實時獲取經過所述智慧井蓋的水流流量及水流速度數據;
所述氣壓高度傳感器用于根據氣壓的大小來測量高度;
所述定位單元用于對所述智慧井蓋進行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5G智慧城市的新型智慧井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傳輸模塊采用M2M智能網關,通過無線或有線通信技術,完成采集數據的上傳;其中無線或有線通信技術包括:5G、ZigBee、Wi-Fi、Bluetooth、RF433M、IPv6、電力載波和RS485/ModBu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鹽城智能終端產業研究中心,未經吉林大學鹽城智能終端產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901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