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醇解增強PA6T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78992.6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25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全敦華;楊杰;陳明進;刁雪峰;申應軍;吳騰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旸(廈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6 | 分類號: | C08L77/06;C08L25/08;C08K9/04;C08K7/14;C08J5/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chuàng)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陳丹艷 |
| 地址: | 361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醇解 增強 pa6t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耐醇解增強PA6T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按質量份包括高溫尼龍38.4?64.4份、增強纖維30?50份、相容劑5?10份、熱穩(wěn)定劑0.2?0.5份、抗氧劑0.2?0.5份、潤滑劑0.2?0.6份,其中所述相容劑為苯乙烯?N?苯基馬來酰亞胺共聚物,能夠捕捉入侵材料內部的醇類物質,起到主動防御的作用,提高玻璃與基體樹脂間的粘結力,使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醇解性能。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單,工業(yè)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發(fā)動機用塑料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醇解增強PA6T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冷卻系統(tǒng)是發(fā)動機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證發(fā)動機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工作。目前普遍采用水冷型冷卻系統(tǒng),冷卻液由水泵驅動,經水泵、發(fā)動機冷卻水套、散熱器、節(jié)溫器及冷氣系統(tǒng)連接管路等部件將發(fā)動機多余的熱量帶走。冷卻系統(tǒng)的主要塑料部件有水箱、散熱器水室、節(jié)溫器外殼、水泵殼體、水泵葉輪、節(jié)流閥,這些塑料件在使用過程中長期與冷卻液接觸,要求有較好的耐冷凍液性能。冷凍液的主要成分為1:1的乙二醇和水,研究表明乙二醇可以誘發(fā)尼龍酰胺鍵之間的H鍵斷裂,而與乙二醇中的羥基形成新的H鍵,對尼龍起增塑作用同時誘發(fā)斷鏈,降低玻纖和尼龍樹脂間界面的粘結力。目前冷卻系統(tǒng)主要采用PA66+30%玻纖,隨著發(fā)動機熱效率的提高,發(fā)動機工作溫度越來越高,對冷卻系統(tǒng)的效率要求也日趨嚴苛,在高溫下PA66的玻璃化溫度低,材料強度不足且易被乙二醇腐蝕,已無法滿足未來汽車產品的要求。PA6T具有很高的玻璃化溫度和熔點可以很好的滿足冷卻系統(tǒng)材料的要求,但PA6T同樣具有很高的酰胺鍵密度,研究表明經23℃,168h乙醇浸泡后PA6T的拉伸強度保持率僅為35%,而各大汽車廠商一般要求經1000h,130℃以上溫度冷凍液浸泡后,拉伸強度保持率大于40%,或大于40Mpa?,F(xiàn)有技術一般通過添加多胺類抗水解劑與尼龍端羧基反應、添加金屬鹵化物與酰胺基形成絡化結構來穩(wěn)定尼龍分子鏈,添加偶聯(lián)劑、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馬來酸桿POE-G-MAH來提高玻璃纖維與基體樹脂的粘結力及使用專用的抗水解玻纖,但聚多胺類及金屬鹵化物價格昂貴,且不主動捕捉入侵材料內部的乙二醇,偶聯(lián)劑不耐溫,高溫下易失效無法有效偶聯(lián),PEO-G-MAH會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耐醇解增強PA6T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發(fā)動機塑料件耐醇解性能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一是:提供了一種耐醇解增強PA6T材料,按質量份包括如下組分:
其中,所述高溫尼龍為聚對苯二甲酸已二胺、間苯二甲酸已二胺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已二胺、2-甲基-1,5-戊二胺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相容劑為苯乙烯-N-苯基馬來酰亞胺共聚物,所述增強纖維為抗水解玻璃纖維。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容劑的分子式為其中NPMI的含量為30-35wt%,Sty含量55-68wt%,MAH含量2-10wt%,分子量2*10^4-3*10^4之間。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容劑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96℃,熱分解溫度為350℃。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高溫尼龍采用特征粘度0.6-1.0dL/g的尼龍。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增強纖維的表面至少含0.5wt%的馬來酸桿接枝或共聚聚烯烴類纖維乳化劑。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增強纖維的直徑為11~12μm、短切長度3-4.5mm。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熱穩(wěn)定劑為二(2,2,6,6-四甲基-3-哌啶胺基)-間苯二甲酰胺(SEED)。
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抗氧劑為3,9-二(2,4-二枯基苯氧基)-2,4,8,10-四氧雜-3,9-二磷雜螺[5.5]十一烷(922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旸(廈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金旸(廈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89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