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創式顱內腦壓檢測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8672.0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4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月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勃森生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3 | 分類號: | A61B5/03;A61B5/01;A61B5/00;G06F17/11;G16H50/30;G16H50/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創式顱內腦壓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創式顱內腦壓檢測系統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模塊,獲取人體溫度信息及人體健康狀態信息;判斷擬合模塊,依據所述人體溫度信息擬合得到顱內腦壓信息;輸出顯示模塊,輸出所述顱內腦壓信息。其中,所述判斷擬合模塊通過下述步驟進行顱內腦壓信息擬合:S1、通過所述人體溫度信息及所述人體健康狀態信息獲取擬合模型;S2、依據所述擬合模型獲得顱內腦壓信息。本方案可實現無創式腦壓檢測,完全規避了患者出血、感染等風險,方法簡單,可做快速全面的推廣,并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電子信息領域,涉及一種檢測系統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無創式顱內腦壓檢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顱內腦壓的檢測方法分為創傷式和無創傷式,出于精確度和有效性的考量,多數醫學實踐會采用創傷式的腦壓檢測方法;其中創傷式檢測方法主要分為腰椎穿刺法、腦實質內監測、蛛網膜下腔監測、神經內鏡監測等。無創性顱內腦壓監測方法主要有近紅外光譜技術、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測、視網膜靜脈壓或動脈壓法、鼓膜移位法、前囪測壓等。
在創傷式中,顱內壓力感受器:通過開顱手術的方式,將顱內壓力感受器植入大腦內,通過壓力感受器的讀數獲得腦內壓力。該方法有如下缺點:1、為有創方式,即需要開顱手術方式,將壓力感受器種植如大腦內,風險包括手術導致的出血,腦組織損傷,感染;2、費用較高,所有的壓力感受器均為植入型醫療器械,費用較高;3、放置時間較短,由于所有顱內壓力感受器的植入均為開顱手術,所以其破壞了人體大腦的生理屏障,使得腦組織暴露在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之下。因而,在常規臨床工作中,腦內壓力傳感器植入時間不超過一周,一周后必須拔除。如一周后臨床醫師還需檢測患者腦內壓力,則需再次開顱手術植入新的感受器;4、存在脫落風險,由于腦壓升高患者需經常進行頭顱CT檢查,在轉運患者過程中,腦內壓力傳感器極易從腦中被牽拉出啦,導致脫落。而作為一次性的醫療器械,脫落后的導管無法再次被使用;5、清醒患者及家屬較為抗拒,對于清醒的患者,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接受度極低,導致顱內壓力無法檢測;6、無法在門診,家里,社區醫院等地隨訪進行檢測。
腰椎穿刺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主要通過將細針穿透過皮膚、皮下組織、脊上韌帶、脊間韌帶,黃韌帶、硬脊膜、進入蛛網膜下腔,接上試管,進而探測顱內壓力;該有創方式,雖然相比較顱內壓力傳感器植入創傷較小,但仍需破壞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屏障,將顱腔和外界相通,可能導致感染,出血,脊髓損傷等并發癥出現,在病情嚴重或懷疑顱內壓極高時會有形成腦疝的危險而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嚴重的會造成腦干功能衰竭,甚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等后果。并且無法在門診、家里、社區醫院等地隨時進行檢測。
腦實質內監測法只能反映局部顱內腦壓,在檢測的過程中有傳感器脫落移位的風險。蛛網膜下腔監測是以通過螺栓傳遞到壓力換能器進行測壓,雖然操作簡便減少對腦組織物理影響,但是易引發螺栓松動或堵塞等影響測量結果,或者造成患者感染。神經內鏡監測是借由工作通道中放置微型傳感器,實現術中、術后的實時監控,但檢測過程中易受到沖洗、吸引和腦脊液流失等因素影響,干擾檢測結果,目前未有成熟技術克服上述缺點。影像學監測具有客觀、準確,具有走位定性等優點,但價格較貴,無法實現病患床旁和連續監測。鼓膜移位因其檢測原理的受限,對于有腦干和中耳病變的病人,因鏗骨肌反射缺陷不能連續監測,不安靜、不合作人員及老年人均不宜監測。前囪測壓主要用于新生兒和嬰兒監測,該方法不能使用于成年人。
在現有有創檢測的方式中無法避免的會傷害患者對患者造成二次損傷,并且植入器械為一次性存在無法持續使用的問題,而在無創式中有價格昂貴使用不便捷的問題。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更為便捷可靠的一種無創式顱內腦壓檢測系統及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無創式的顱內壓的檢測,同時避免給患者造成額外的負擔,并具有持續使用性,使用便捷性、和使用穩定性的特點。本發明也可以只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勃森生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勃森生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86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