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8562.4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1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潤清;白素平;劉海波;宋麗君;徐寶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G01B5/14;G01B5/252;C22B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 地址: | 01401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機 安裝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該方法包括:基于固定端軸承箱的分剖面對固定端軸承箱分別進行高度和水平度的調節;調整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中心距、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水平度以及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端面與軸心線之間的垂直度;采用吊裝扁擔將轉子組吊裝至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和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上;采用塞尺測量并調整所述轉子組與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側蓋的間隙,采用塞尺測量并調整所述轉子組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的側蓋之間的間隙。本發明采用綜合調整技術,使得回熱風機在冷態運行正常、在熱態時也不會出現振動現象,大大降低了故障的發生,可實現一次試車成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回熱風機是球團生產線關鍵設備,生產中經常發生故障,對正常生產影響很大。
回熱風機的結構特點是:結構復雜、轉速高、各部件裝配要求精度高、運行中容易產生振動、必須合理裝配,如果安裝不當,很難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施工難度很大,導致回熱風機安裝質量差、振動大,影響其使用壽命和球團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旨在解決現有回熱風機安裝質量差影響球團生產線的正常生產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固定端調節步驟,基于固定端軸承箱的分剖面對固定端軸承箱分別進行高度和水平度的調節,以完成所述固定端軸承箱的位置調整;非固定端位置調節步驟,調整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中心距、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水平度以及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端面與軸心線之間的垂直度,以完成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位置調整;轉子組就位步驟,對轉子組進行組裝和檢測后,并采用吊裝扁擔吊裝至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和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上;同心度調節步驟,采用塞尺測量并調整所述轉子組與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側蓋的間隙,采用塞尺測量并調整所述轉子組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的側蓋之間的間隙,直至滿足預設間隙要求。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對所述固定端軸承箱進行水平度的調節具體包括:采用框式水平儀或合相水平儀放置在所述固定段軸承箱中分剖面上的4個角上,測定并調整所述固定段軸承箱的縱、橫兩個方向的水平度,直至滿足預設水平度要求。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預設水平度要求為縱向水平度和橫向水平度均小于0.04mm/m。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調整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中心距具體包括:根據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中心距尺寸,將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進行初步就位后,將轉子組初步就位,測量并調整所述轉子組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各個間隙尺寸。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轉子組之間的水平度的調整具體包括:將轉子組初步就位,并采用水平儀對轉子組的主軸進行水平度的測量和調整。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如果所述主軸的軸擾度大于閾值時,在水平儀和主軸之間墊塞尺后。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之間的同心度的調整具體包括:將轉子組初步就位,并將千分表固定在所述轉子組的主軸上,所述千分表的測頭指向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已加工端面,通過轉動所述主軸,觀察千分表的跳動,以檢測所述已加工端面的端面跳動值是否滿足預設跳動要求。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預設跳動要求為所述端面跳動值小于或等于0.05mm。
進一步地,上述回熱風機的安裝施工方法,所述預設間隙要求為所述轉子組與所述非固定端軸承箱的四個側蓋之間的間隙誤差小于或等于0.1mm,同時,所述轉子組與所述固定端軸承箱的四個側蓋之間的間隙誤差小于或等于0.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85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