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78425.0 | 申請日: | 202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7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中奎;陳萌;張秀麗;吳洋洋;陳默;武行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9 | 分類號: | H01M4/139;H01M4/04;H01M10/058;H01M10/052;B08B5/02;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張名列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池 電極 表面 金屬 雜質 顆粒 方法 | ||
1.一種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輸送系統(1)、磁場發射系統(2)、磁場檢測系統(3)、及吸附除磁系統(4)進行除磁,包括以下步驟:
輸送系統對電極片(5)進行輸送,磁場發射系統產生磁場作用于電極片的其中一面上,磁場檢測系統對電極片的另一面進行磁性檢測、且將檢測的電極片上磁性異常區域的位置信息傳遞至吸附除磁系統,輸送系統將電極片移送至吸附除磁系統,吸附除磁系統根據接收的位置信息對電極片上的金屬雜質顆粒進行吸附除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場發射系統為與輸送系統上電極片的其中一面間隔設置的磁場發射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場檢測系統為與輸送系統上電極片的另一面間隔設置的霍爾傳感器組件,所述霍爾傳感器組件為橫向與縱向設置的多排霍爾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霍爾傳感器的數量大于1排、且不大于10排,每排的霍爾傳感器數量≥1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場檢測系統的檢測過程為:所述磁場檢測系統的檢測范圍至少覆蓋電極片的寬度方向、且所述檢測范圍的位置信息以坐標系的數值進行表示,所述坐標系為以磁場檢測系統的檢測范圍中心為原點、以電極片的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為X軸和Y軸,所述磁性異常區域的判斷標準為在電極片上某個區域的磁性大于周邊區域的磁性,所述磁場檢測系統將該某個區域的坐標信息傳遞至吸附除磁系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除磁系統包括封閉罩、吹氣部件及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除磁系統的吸附除磁過程為:接收到磁場檢測系統的位置信息后,輸送系統對電極片進行輸送,根據接收的位置信息,吸附除磁系統下壓使封閉罩對電極片中磁性異常區域的表面進行封閉,吹氣部件對電極片表面吹氣使金屬雜質顆粒懸浮脫離電極片表面,吸附部件對懸浮的金屬雜質顆粒進行吸附,完成吸附除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鋰電池電極片表面金屬雜質顆粒的除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場檢測系統檢測范圍的位置信息以坐標系的數值進行表示,所述坐標系為以磁場檢測系統檢測范圍的中心為原點、分別以電極片的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為X軸和Y軸,以坐標系為基礎,將檢測范圍劃分成n*m個網格,所述磁性異常區域的判斷標準為在電極片上某個區域的磁性大于周邊區域的磁性;
所述封閉罩的橫截面積對一個網格的面積進行覆蓋;
當所述磁性異常區域處于一個網格內時,一次性完成吸附除磁;
當所述磁性異常區域處于兩個以上網格內時,分多次進行吸附除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842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作盾構鋼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延緩出水的閥門





